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他种了3000颗星星(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贝天牧感动了医生,手术截掉了孩子坏死的手臂和腿,还进行了面部植皮。得知手术成功的贝天牧放声痛哭。可是,孩子严重的术后感染又让他一次次地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就连陌生人都对贝天牧说:“放弃吧,或许他也不想活下来。”贝天牧说:“他既然挺过了火灾,就是想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必须帮他完成心愿。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后,艾米顽强地活了下来。贝天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个美国朋友,三天后,这位朋友带着妻子飞到了中国,收养了艾米。朋友说:“艾米就是上帝对我们一家的安排。放心吧,我会让它变成最好的安排。”
艾米的故事经美国MPR电台播出后,全世界各地的资助源源而来。贝天牧用这笔钱建了牧羊地儿童村的四座楼:办公室、两座孩子之家和客房。艾米的经历让更多如他一样经受苦难的孩子找到了希望和爱。其实,当贝天牧把面目全非的艾米抱在怀里时,他拥抱的是少年时同样支离破碎的自己。
10岁丧父的贝天牧是家中6个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深得母亲宠爱,可这也让他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以叛逆的方式表达勇敢坚强,少年时代的他酗酒、飙车、吸毒,当兵因不守纪律被强行退回。一日深夜,贝天牧和朋友又在餐馆闹事,被警察带走。铁窗下,贝天牧彻夜无眠,双手被反铐着,皮肉卡得生疼。第一次尝到失去自由的滋味,他问自己:“难道这就是自己应有的生活吗?”那一年,他21岁。

他种了3000颗星星


贝天牧的妻子潘姆拉在他陷入迷途的时候给了他无私的爱情,也给了他一个家和三个孩子。贝天牧与妻子一起重返校园完成大学学业,又相继在中国抚顺一所学校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英文教师。业余时间,夫妻俩和贝天牧的助教菲利浦·海德一起在各地做义工。海德在一次做义工返程的火车上突发心脏病去世。此事给了贝天牧夫妇极大的刺激,他们卖掉了美国的房产,辞去了教职,成立了菲利浦·海德基金会,在廊坊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外资孤残儿童村。随后几年,贝天牧出资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组织医疗队,先后到陕西、青海、贵州、广西、新疆等地,专为唇腭裂孤儿做手术,至今已治愈一千多名唇腭裂患儿。
因扶助的孤残孩子越来越多,儿童村又搬至天津大王古庄开发区。因那里在盖房子之前,是当地人的牧羊之所,于是,贝天牧给儿童村取名牧羊地。这里,是很多孤残孩子的新生之地,而对于贝天牧来说,这里是自我构建之地,他找到了那个最想成为的自己。他说:“一个人所做的事情,不管目的是为了谁,其实最终解决的,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孩子,要用一辈子来成长。”
爱出而爱返,是最好的证明
埃瑟是贝天牧夫妇收养的第一个孩子。1992年,潘姆拉抱着五个月大的埃瑟坐了近五十个小时的火车,把她带回了北京的家。

他种了3000颗星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