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信(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小学阶段,每次放学后父亲总会例行检查我和姐姐的书本与作业,发现我们不会或不懂的地方便会给我们耐心讲解。更重要的是,父亲定期会教我们学习英语,当时英语还未普及,小学阶段也并未纳入必修课程,但父亲知道英语的重要性,知道如果现在不学英语到中学时会很吃力,所以父亲用仅有的一本很老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英语书来辅导我们姐弟英语。后来证明,还颇有成效。在初中,我和姐姐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都是父亲的功劳啊!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父亲的课外讲解与耐心辅导,我和姐姐小学毕业后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我们那里最好的学校——巴中中学。
进入中学,便意味着我们要离开父母身边了,不能有父母常伴左右指点迷津,我们便须独自去到自己心仪已久却又无比陌生的学校,甚至是这座城市都让我感到孤独压抑。初到学校的种种不适与恐惧常让我坐立不安,惶恐难定。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车水马龙人潮如织的热闹与繁华,第一次身临其境地惊叹高楼林立漫天烟火的雄伟与绝美,新奇兴奋之余又不免自卑念家。幸好,父亲托人带的信送到我手中时,一种久违的熟悉与亲切的感觉溢满全身。原来,父亲早就预料到了我们到这里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所以信上给我们列出了很多解决办法,也可以说是参考意见。“你们顺利步入初中,是对你们能力的肯定,更是人生新一段征程的开始。你们从小没有离开过家乡,并不意味着你们可以在我们的庇护下长久生存,终究你们是要独自生活,走向社会的。我知道,你们现在很不习惯,看惯了青山绿水,哪懂得红灯绿酒。
但人生正是在一次次的适应与习惯中得到伸展,得到历练。每个人都是如此,这是你们必经的过程,谁也逃脱不掉,除非你选择逃避命运。你们也完全不用自卑,城里的孩子可能生活质量是比你们高,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你们的人生,你们的命运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开拓去书写呀!你们只要努力,你们会发现,他们并不一定比你们聪明,比你们能干,你们一样能干出一番成绩的。”言辞恳切,情真意挚,如一曲婉转悠扬的歌声沁入心田,让我顿感温暖亲切。我的心灵也不再恐惧不安,而是变得丰盈而安定,似乎迷路的羔羊找到了方向一样。我突然明白,自己还有父母在身后关注支持着我,自己并不会孤单无助。战胜自己的心理恐惧后,我和姐姐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全力以赴我们的学业课程。
但尽管我和姐姐甚至达到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地步,第一次的半期考试还是让我们伤痕累累。我们也知道,城乡教育的差距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到城里来后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落于人后。但我们没想到的是,我们的成绩竟会在新班级中如此之差,这对我们打击不小,也让我们顿感压力巨大。小学时候的优越感与成就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其他同学的敬畏和对自己成绩的无尽担忧,甚至不平中怀有对自己能力的些许质疑。正当我们茫然失意不知所措时,父亲的信再一次送到了我手中,像一场及时雨驱走我们内心的阴霾与彷徨。父亲又一次料到我们的遭遇,我有时想着,真是“知子莫如父”啊,父亲与子女间的这种默契又如何说得清道得明呢?还是那种信纸,还是那种笔迹,丝毫未变。尽管信上内容改变了,但从心底溢出的那份感动与温暖从没有变过。
进入中学,便意味着我们要离开父母身边了,不能有父母常伴左右指点迷津,我们便须独自去到自己心仪已久却又无比陌生的学校,甚至是这座城市都让我感到孤独压抑。初到学校的种种不适与恐惧常让我坐立不安,惶恐难定。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车水马龙人潮如织的热闹与繁华,第一次身临其境地惊叹高楼林立漫天烟火的雄伟与绝美,新奇兴奋之余又不免自卑念家。幸好,父亲托人带的信送到我手中时,一种久违的熟悉与亲切的感觉溢满全身。原来,父亲早就预料到了我们到这里来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所以信上给我们列出了很多解决办法,也可以说是参考意见。“你们顺利步入初中,是对你们能力的肯定,更是人生新一段征程的开始。你们从小没有离开过家乡,并不意味着你们可以在我们的庇护下长久生存,终究你们是要独自生活,走向社会的。我知道,你们现在很不习惯,看惯了青山绿水,哪懂得红灯绿酒。
但人生正是在一次次的适应与习惯中得到伸展,得到历练。每个人都是如此,这是你们必经的过程,谁也逃脱不掉,除非你选择逃避命运。你们也完全不用自卑,城里的孩子可能生活质量是比你们高,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你们的人生,你们的命运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开拓去书写呀!你们只要努力,你们会发现,他们并不一定比你们聪明,比你们能干,你们一样能干出一番成绩的。”言辞恳切,情真意挚,如一曲婉转悠扬的歌声沁入心田,让我顿感温暖亲切。我的心灵也不再恐惧不安,而是变得丰盈而安定,似乎迷路的羔羊找到了方向一样。我突然明白,自己还有父母在身后关注支持着我,自己并不会孤单无助。战胜自己的心理恐惧后,我和姐姐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全力以赴我们的学业课程。
但尽管我和姐姐甚至达到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地步,第一次的半期考试还是让我们伤痕累累。我们也知道,城乡教育的差距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到城里来后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落于人后。但我们没想到的是,我们的成绩竟会在新班级中如此之差,这对我们打击不小,也让我们顿感压力巨大。小学时候的优越感与成就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其他同学的敬畏和对自己成绩的无尽担忧,甚至不平中怀有对自己能力的些许质疑。正当我们茫然失意不知所措时,父亲的信再一次送到了我手中,像一场及时雨驱走我们内心的阴霾与彷徨。父亲又一次料到我们的遭遇,我有时想着,真是“知子莫如父”啊,父亲与子女间的这种默契又如何说得清道得明呢?还是那种信纸,还是那种笔迹,丝毫未变。尽管信上内容改变了,但从心底溢出的那份感动与温暖从没有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