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你我,情伴左右(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晚饭后,在和谐热闹的氛围中我接受了第一次考验。岳父、岳母询问我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最小的也是最调皮的岳父的四儿子和小姑娘轮番上阵开始对我进行智力测验:一会儿讲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回答,一会儿让我算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叫我说出正确答案。尽管如此,我凭借生来聪明的脑袋、坚实的学习基础和从事新闻工作的广泛见识,一一回答上来。这时,我看到了两个孩子开心的笑脸,同时也观察到岳父、岳母那满意的面容。不久,我和媒人登门正式与妻子订了婚。我就当上了L家的准女婿,从此我与岳父来往就多了起来。
岳父当时40多岁,长得皮肤较白、身材高大,鼻梁高高的,头发黝黑,眼角皱起几道深深的鱼尾纹,让人感到威严中又流露出慈爱与和善。岳父当时在一家煤矿当矿长,每天要下井检查,就在一次煤矿事故中截去了左手,同时面部留下不少黑斑,让人看了就会想到他多年在井下工作的沧桑岁月。我的岳父脑瓜聪明,性格直爽,说话干脆,办事利索,有那种“一言九鼎”的诚信。
在我与岳父相处26年的日子里,处处都得到岳父的关心、关爱与支持,使我终身难忘。
我与妻子正式订婚两个月后,我们请假回到我的老家——国家级贫困县,让父母和亲戚见见未来的我的媳妇。就这一转,妻子感到我们县很穷,特别是我的家里确实很穷,房屋破旧,生活简朴,甚至比我给她们初次介绍的情况还要糟糕。这时,我的妻子心中有点动荡,已经流露出不满意的意思。但是,我的岳父脑瓜聪明,性格直爽,说话干脆,办事利索,有那种“一言九鼎”的诚信。于是,我的岳父对他的姑娘说“人家(指我)又没骗你。早就告诉你家里穷,经济困难,就是自己在外面打拼,也就是说就这么个人。再说了,我这个人说话算数,说给就给了(指订婚),不能反悔。家是活人了,只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老老实实过日子就行。”岳父的这番话对我非常感动,由于他严厉的家教,说服了他的女儿,也鼓足了我的信心,使这场婚姻变故的风波平静下来。从此,我看出了岳父的人品和对我这个准女婿的认可。
就在我们准备完婚时,我和媒人提前一天到岳父家沟通第二天婚礼的一些程序。我工作的虽然是个工矿城市,但这里的农村习俗很浓。比如,姑娘出嫁的当天,娶亲队伍来了要等女方家把所有客人待完、吃了女方家的酒席临近傍晚才能回男方家。这样,我们单位的同事和前来祝贺的朋友午宴就见不到新郎新娘,更谈不上敬喜酒了。我一听就不同意,执意要中午前回。这下弄得我的妻子和岳母哭哭啼啼,坚持要晚时回。眼看双方争吵不休,我的岳父开口了“当然习俗是这样,但人家(指我)是国家工作人员,又是外地人,那边的婚事全靠单位同事的帮忙,不回去也不合适。好了,好了,就娶个饿媳妇(不吃女方酒席)回去,咱在村里就开这个中午回的先例吧。”我岳父后面的话听起来是气话,但我深知这是默默地支持我的观点,给我台阶下了。这一刻,我深深地记在心中,暗暗地崇拜他的大度和宽容。
正是有岳父的大度、宽容和支持,我与妻子在1991年元旦完婚,当年就在我们的出租屋里生下了我的儿子。第二年,单位集资建住宅楼,每户交2.4万元,一套一百平米的住房就可到手。但那时,这个数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我家里父母指不上,自己刚结婚又没有结余,东借西凑跑了几个来回刚弄到6000元。交款截止的那天早晨,我们还没有起床,性急的岳父就送来18000元,对我说“别人想集资还没条件了,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就当我借给你们,先交了,以后再说。”就这样,我顺利地交了单位集资款,并于1994年就住进了我梦寐以求的楼房。儿子的三岁生日就是在我们新楼房过的,从大人到小孩都非常高兴,我心中一直在想着我的岳父送钱时说的一席话。
岳父当时40多岁,长得皮肤较白、身材高大,鼻梁高高的,头发黝黑,眼角皱起几道深深的鱼尾纹,让人感到威严中又流露出慈爱与和善。岳父当时在一家煤矿当矿长,每天要下井检查,就在一次煤矿事故中截去了左手,同时面部留下不少黑斑,让人看了就会想到他多年在井下工作的沧桑岁月。我的岳父脑瓜聪明,性格直爽,说话干脆,办事利索,有那种“一言九鼎”的诚信。
在我与岳父相处26年的日子里,处处都得到岳父的关心、关爱与支持,使我终身难忘。
我与妻子正式订婚两个月后,我们请假回到我的老家——国家级贫困县,让父母和亲戚见见未来的我的媳妇。就这一转,妻子感到我们县很穷,特别是我的家里确实很穷,房屋破旧,生活简朴,甚至比我给她们初次介绍的情况还要糟糕。这时,我的妻子心中有点动荡,已经流露出不满意的意思。但是,我的岳父脑瓜聪明,性格直爽,说话干脆,办事利索,有那种“一言九鼎”的诚信。于是,我的岳父对他的姑娘说“人家(指我)又没骗你。早就告诉你家里穷,经济困难,就是自己在外面打拼,也就是说就这么个人。再说了,我这个人说话算数,说给就给了(指订婚),不能反悔。家是活人了,只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老老实实过日子就行。”岳父的这番话对我非常感动,由于他严厉的家教,说服了他的女儿,也鼓足了我的信心,使这场婚姻变故的风波平静下来。从此,我看出了岳父的人品和对我这个准女婿的认可。
就在我们准备完婚时,我和媒人提前一天到岳父家沟通第二天婚礼的一些程序。我工作的虽然是个工矿城市,但这里的农村习俗很浓。比如,姑娘出嫁的当天,娶亲队伍来了要等女方家把所有客人待完、吃了女方家的酒席临近傍晚才能回男方家。这样,我们单位的同事和前来祝贺的朋友午宴就见不到新郎新娘,更谈不上敬喜酒了。我一听就不同意,执意要中午前回。这下弄得我的妻子和岳母哭哭啼啼,坚持要晚时回。眼看双方争吵不休,我的岳父开口了“当然习俗是这样,但人家(指我)是国家工作人员,又是外地人,那边的婚事全靠单位同事的帮忙,不回去也不合适。好了,好了,就娶个饿媳妇(不吃女方酒席)回去,咱在村里就开这个中午回的先例吧。”我岳父后面的话听起来是气话,但我深知这是默默地支持我的观点,给我台阶下了。这一刻,我深深地记在心中,暗暗地崇拜他的大度和宽容。
正是有岳父的大度、宽容和支持,我与妻子在1991年元旦完婚,当年就在我们的出租屋里生下了我的儿子。第二年,单位集资建住宅楼,每户交2.4万元,一套一百平米的住房就可到手。但那时,这个数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我家里父母指不上,自己刚结婚又没有结余,东借西凑跑了几个来回刚弄到6000元。交款截止的那天早晨,我们还没有起床,性急的岳父就送来18000元,对我说“别人想集资还没条件了,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机会,就当我借给你们,先交了,以后再说。”就这样,我顺利地交了单位集资款,并于1994年就住进了我梦寐以求的楼房。儿子的三岁生日就是在我们新楼房过的,从大人到小孩都非常高兴,我心中一直在想着我的岳父送钱时说的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