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蜗居》:从房奴到小三(8)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这次,主创们又回到了带点残酷的写实之路上,只是“正常的价值观”这个想法没有改变。就在拍摄《王贵和安娜》时,滕华涛想到了拍摄《蜗居》的理由,“我想要表达一种基础的价值观,我生活的改变要靠我自己的奋斗努力。我为什么一定要让海清演海萍,为什么要在剧中强调海萍这个角色,我从来没有让剧中某个人站出来或者跳起来呐喊一句,你们不应该这样做。我展示了一些东西,但这并不代表我认为这些是对的。反而,我给了人物两种选择的可能,其实你面前有两条路,你到底走哪条路,是要你自己选的。”滕华涛说这番话时,网络上尚没有出现诸如“当小三比当老婆好”之类荒谬的观后感,但显然他已经预料到人们可能的反应。只是他没有想到这种社会论调的反响会如此地强烈,差点把电视剧拖入了它本义的对立面。
人们习惯了看到的是别人展示出来的繁华,繁华下的沉重往往不被外人所感所知。而《蜗居》展示的恰恰就是繁华下的这片沉重,很多人偶尔见一次沉重就会恐惧,事实上完整的世界里肯定既有繁华也有沉重,而每个人在完整的世界里都会有不同的选择。为什么《蜗居》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响呢?或许是因为它敢于直面真实的人生吧。
中国的年轻夫妇大多有着“蜗居”般的生活
7个真实版的《蜗居》故事
上海,白天五彩斑斓,夜晚霓虹闪烁,但在繁华背后,其实酸甜自知。
撰稿·美 陆
这座国际大都市里有很多和房子相关的真实故事,或许你会常常在《新老娘舅》里见到这样的人和事,以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个真实的故事。
1. 32岁宅男死守亭子间
32岁的王先生,父母是生活在外地的知青,他在高中时一个人回到了上海,住在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去世后,唯一的一间老厢房留给了他。
他在这里一住就是15年。
5年前他的户口冻结了,说是要动迁。那时他有一个女朋友,催着他买房。王先生总是说,等动迁吧,房子就有了,自己的存款可以拿来装修、买车、买股票。渐渐地,整个上海的房价都在涨,女朋友和他分手了,他手上的存款已经付不起首付。
偶尔他会想,动迁了,我要把房子买在那里买在这里。但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等待着动迁。他说,他准备好当一个钉子户了,有了大房子,再去好好找个老婆。
人们习惯了看到的是别人展示出来的繁华,繁华下的沉重往往不被外人所感所知。而《蜗居》展示的恰恰就是繁华下的这片沉重,很多人偶尔见一次沉重就会恐惧,事实上完整的世界里肯定既有繁华也有沉重,而每个人在完整的世界里都会有不同的选择。为什么《蜗居》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响呢?或许是因为它敢于直面真实的人生吧。
中国的年轻夫妇大多有着“蜗居”般的生活
7个真实版的《蜗居》故事
上海,白天五彩斑斓,夜晚霓虹闪烁,但在繁华背后,其实酸甜自知。
撰稿·美 陆
这座国际大都市里有很多和房子相关的真实故事,或许你会常常在《新老娘舅》里见到这样的人和事,以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个真实的故事。
1. 32岁宅男死守亭子间
32岁的王先生,父母是生活在外地的知青,他在高中时一个人回到了上海,住在了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去世后,唯一的一间老厢房留给了他。
他在这里一住就是15年。
5年前他的户口冻结了,说是要动迁。那时他有一个女朋友,催着他买房。王先生总是说,等动迁吧,房子就有了,自己的存款可以拿来装修、买车、买股票。渐渐地,整个上海的房价都在涨,女朋友和他分手了,他手上的存款已经付不起首付。
偶尔他会想,动迁了,我要把房子买在那里买在这里。但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等待着动迁。他说,他准备好当一个钉子户了,有了大房子,再去好好找个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