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对付“第三者”(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她们了解自己男人的弱点,知道什么样的手段,可以在短期内起效。所以,她们在觉得自身的女性魅力,不足以从真正有威胁的对手手中夺回老公之心时,会借秋桐和宝蟾当一下工具。这两个丫鬟虽然都不是善茬儿,却不构成真正持久的吸引。因为她们的丈夫,是好色的贾琏和薛蟠,所以,她们找到的“枪”应该也算对路。
她们的问题,是狠过了劲儿。在捍卫自己正室夫人的地位时,失去了女性最基本的良善之心。这种撕破脸的、下狠手的、泼出一切、务求清除的急功近利,虽然比较容易收一时之功,但往往会埋下后遗症。
最锋锐的剑,几乎都是双刃的;太惨烈的战争,通常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二、稳健斗争型,代表人物:王夫人、贾母、李纨。
这是且忍且战的一派。在老公和公众面前,树立的是温和、明理、大度、宽谅的形象,和第三者保持一定阶段(或长或短,在红楼梦的年代,有可能是一生)的和平共处。但她们是有底线的,一样要保护自己家庭结构的稳定,一样要坚持正室夫人的地位不动摇。她们的忍,和她们的战,是看谁熬得过谁的路数,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这种和第三者的长期抗战,是对正室夫人自身素质、心理承受力乃至战术应用的全面考验。技术含量那是相当的高。
首先,是自身的心理调适。第一,要有足够的自信。知道在这场对抗赛中,比拼实力可以旗鼓相当,不输于人。比如用累积的绵密的亲情对抗冲决一切的激情,比如用多年共历的甘苦对抗蓬勃诱惑的青春,比如用经验和智慧对抗娇柔和美貌,总之要有立于不败的自信。第二,忍功一流。能容一个情敌,天天晃在老公的眼前、心里,而保持风度,举止温文,不发泄、不绝望、不崩溃,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经年累月的持久战呢?
能走这一派的正室夫人,可能各有各的专长,但共同的特质,一定是冷静、理性、意志坚定。
她们的战法,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百忍成钢的。像王夫人之战赵姨娘。
基本上,王夫人是做到了不露声色的,镇压、挤对和克扣的事,自有嫡系人王熙凤等体察上意、一手代办。她的形象,是吃斋念佛,“木头似的”贤惠善心人。只在非常偶然的情形下,像贾环用灯油烫伤了宝玉的脸,她才会咬牙切齿地骂出“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这种对母子都流露深恨的话。
她从不出面弹压赵姨娘的撒泼,也许内心还为赵的每一次泼赖胡闹、自降身份窃喜。把个情敌晾成万人嫌,神厌鬼憎,王夫人也就顺理成章地“郑伯克段于鄢”了。
下一辈里,境界差相仿佛的,是李纨。“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李纨怎么忍过的,我们看不到,但一朝权在手,趁能作主,就都“打发”掉了。而且,还派人家的不是,说人家守不住,对爱情不坚贞。
稳健斗争型的极致,应该是老太太贾母。红学家们考证,贾赦、贾政都不是她亲生,只黛玉的母亲贾敏是。据说贾代善的房里也是有过几个“老姨奶奶”的,但贾母坐享儿孙绕膝之福时,那些竞争对手又在哪里?久经沙场、经验老到的贾母给凤姐贾琏劝架,说小孩子们“馋嘴猫似的”、“都打那时候过来”,固然是看开一切,也是谈笑间令敌人灰飞烟灭的气度啊。
她们的问题,是狠过了劲儿。在捍卫自己正室夫人的地位时,失去了女性最基本的良善之心。这种撕破脸的、下狠手的、泼出一切、务求清除的急功近利,虽然比较容易收一时之功,但往往会埋下后遗症。
最锋锐的剑,几乎都是双刃的;太惨烈的战争,通常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二、稳健斗争型,代表人物:王夫人、贾母、李纨。
这是且忍且战的一派。在老公和公众面前,树立的是温和、明理、大度、宽谅的形象,和第三者保持一定阶段(或长或短,在红楼梦的年代,有可能是一生)的和平共处。但她们是有底线的,一样要保护自己家庭结构的稳定,一样要坚持正室夫人的地位不动摇。她们的忍,和她们的战,是看谁熬得过谁的路数,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这种和第三者的长期抗战,是对正室夫人自身素质、心理承受力乃至战术应用的全面考验。技术含量那是相当的高。
首先,是自身的心理调适。第一,要有足够的自信。知道在这场对抗赛中,比拼实力可以旗鼓相当,不输于人。比如用累积的绵密的亲情对抗冲决一切的激情,比如用多年共历的甘苦对抗蓬勃诱惑的青春,比如用经验和智慧对抗娇柔和美貌,总之要有立于不败的自信。第二,忍功一流。能容一个情敌,天天晃在老公的眼前、心里,而保持风度,举止温文,不发泄、不绝望、不崩溃,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经年累月的持久战呢?
能走这一派的正室夫人,可能各有各的专长,但共同的特质,一定是冷静、理性、意志坚定。
她们的战法,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百忍成钢的。像王夫人之战赵姨娘。
基本上,王夫人是做到了不露声色的,镇压、挤对和克扣的事,自有嫡系人王熙凤等体察上意、一手代办。她的形象,是吃斋念佛,“木头似的”贤惠善心人。只在非常偶然的情形下,像贾环用灯油烫伤了宝玉的脸,她才会咬牙切齿地骂出“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这种对母子都流露深恨的话。
她从不出面弹压赵姨娘的撒泼,也许内心还为赵的每一次泼赖胡闹、自降身份窃喜。把个情敌晾成万人嫌,神厌鬼憎,王夫人也就顺理成章地“郑伯克段于鄢”了。
下一辈里,境界差相仿佛的,是李纨。“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李纨怎么忍过的,我们看不到,但一朝权在手,趁能作主,就都“打发”掉了。而且,还派人家的不是,说人家守不住,对爱情不坚贞。
稳健斗争型的极致,应该是老太太贾母。红学家们考证,贾赦、贾政都不是她亲生,只黛玉的母亲贾敏是。据说贾代善的房里也是有过几个“老姨奶奶”的,但贾母坐享儿孙绕膝之福时,那些竞争对手又在哪里?久经沙场、经验老到的贾母给凤姐贾琏劝架,说小孩子们“馋嘴猫似的”、“都打那时候过来”,固然是看开一切,也是谈笑间令敌人灰飞烟灭的气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