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80年代的人们性不性由你(2)

2023-05-14 来源:文库网
”一位家长对记者讲起自己对儿子的“新发现”,同时却又表明:“小孩子懂什么呀,跟电视里学的。”这位已经算是比较“开明”的家长固执地不愿做这样的推测:他11岁的儿子可能已经懂得“性”不仅是“亲嘴”那么简单。
关于80年代生的人同居、堕胎、滥交的报道已经不算是“爆炸性”新闻了,更多的老师、家长在以朋友身份和记者交流看法时,也承认“现在的小孩成熟早”,但是面对这些“早熟”的孩子,如何进行沟通、疏导、教育,没有人能够说出可付诸行动的一二三条意见。典型的态度有两种:一是感慨,感慨“一代不如一代”;二是闭上眼睛,“顺其自然”,坐等亡羊补牢。
据国外研究,进行性教育最重要的时期是两个年龄段:3岁以前的幼童和14-15岁的青少年。即使是对90年代的中国父母,相信也没有对3岁之前的幼童进行“性教育”的意识。父母最重视的倒是青春期的性教育,但那是教育吗?“一味地告诉你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却不会教你应该做什么。”一位80年出生的大二男生称这种教育为“叮嘱型”。

80年代的人们性不性由你


失去壁垒的“成人世界”
在电视、音像制品、网络没有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之前,成人世界和所谓的“未成年人”世界有着严格的壁垒——比如10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会看懂“少儿不宜”的书籍。但对于80年代出生人而言,他们几乎都是在“电视保姆”的身旁长大的,以后又成为搜碟一族,泡网一族。性,这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就这样良莠不分一股脑儿砸向80年代的出生者。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早期电台开办的夜间性知识谈话节目却使很多正值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是大学生受益。“其实那个节目很多内容并不是针对我们的,但从这里获取的信息总好过看色情书、碟。”说这话的男大学生,他曾经看到身边的好友如何受黄色碟片的影响,一味追求感官刺激,“有一天晚上他带那女孩在我们宿舍过夜,我们都在,谁也不说话。”开始的时候他还挺羡慕那好友,因为他们都是那种师长眼中的乖乖仔,心里的想法却很多,他觉得好友比自己勇敢,因而比自己活得更真,更自在。可是到了后来,他发觉好友在感情、精力各方面都付出了极大代价,他觉得这样得到的快乐太不值。不过,“在这之前,父母只会笼统地说你这小子可别学坏,老师只会说谈恋爱有碍学业,报纸上只会说有百分之多少的女孩子做人流,网络、碟片里都在告诉你性有多快乐。

80年代的人们性不性由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