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恋悲歌折射粤剧现实
2022-03-01 来源:文库网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原以为这只是古诗词对爱情的莫名感叹,没想到在21世纪的现实生活中,有一对粤剧师徒上演了真实一幕。62岁的广州民间粤剧名伶白云峰因病逝世,23岁的女徒弟何海莹在师父家中割脉悬梁自尽,并留下遗书希望两人合葬。遗书的结尾是两句诗,也是两句唱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了真爱而殉情,让人感动,却又让人唏嘘。感动的是她的痴爱,她的至情至性。在这个世俗的社会,还有这样一份真爱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唏嘘的是她对自己生命的选择,她把自己陷得太深。以自尽的极端方式来追寻真爱,实在太过于感性,太过于偏激。
斯人已去,其志刚烈,其愿催泪。人既已去,对错淡然。“不懂爱恨情愁的我们,还以为徇情只是古老的传言。”歌手林俊杰在《江南》中如此唱道。这对粤剧师生恋谱写的悲歌,是在用生命印证“化蝶”的古老传说,也是用身体述说着粤剧的现状。
有人说女徒弟的殉情缘于其入戏太深。她年纪轻轻,人生阅历浅,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戏班子里的人,听到的都是戏词里的故事。所以,她很容易将自己等同于扮演的角色。恰恰粤剧所说的所唱的大多是些古老的传说,于是她的生活,她的交际,看起来有些与世隔绝,除了她的师父。某种意义上说,何海莹的境遇折射出了粤剧的现实状况。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倘若粤剧能紧贴现实,何海莹能走出自己封闭的粤剧舞台,或许她就不会把自己陷得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