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成为同性恋的外因在哪?(8)
2022-03-01 来源:文库网
我们姑且把遗传因素放在一边,单纯从性心理学角度来评价,三岁的孩子正值自恋期,她们对自身的结构很敏感的,无论男女孩都要有个性别的认定,并知道男女之不同。她是个女孩,但正在这时她父亲却硬要改变她的性别,于是出现了自我与社会认同的矛盾。在这里我们要着重强调一个问题,就是胡家无男孩这一事实,肯定在父母与众亲属中造成相当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小勇:既然爸爸把我当男孩,家里又没有男孩,我就做男孩吧!于是在社会化进程中,她就自觉不自觉地向男孩倾斜了。
从三岁的自恋期通过恋父阶段而转人自居期,小勇的性心理发展是错乱无序的。她知道自己是女孩,但行使着男孩的角色行为。等到青春期,生理的欲求出现时,她必然对女孩产生强烈的性兴趣,第一个受到骚扰的自然是与她最亲近的小翠。
小翠由于有了一个形式上的“哥哥”,她的性心理发展进程应当无问题,但由于和小勇“哥哥”耳鬓厮磨,从无间的亲近到有刺激的性接触,出现爱“哥哥”,可以说是“训 理成章”的演变。如果她结婚后没有小勇的紧追不舍,加上丈夫能善于诱导,改变小翠的心理偏移当无多大困难。可事实上没有什么力量能改变小勇的性取向错乱,因此他们姐妹俩的同性恋行为不易自然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