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我走出同性恋的困扰(3)
2022-03-01 来源:文库网
心灵分析
童年经历与性取向
在他小学三年级时,曾遭遇少年的性欺凌,刚开始进入青春期身心发育之初,这种刺激一方面给身体带来纯生理的快感,一方面也给心理带来羞恼、气愤、屈辱的记忆。虽然这种情绪是负面的,但是这种强烈的心理活动却深深刻在他的心里。而且,他的恋物心理也可能在此时形成;因为身心在经受强烈刺激的同时,他视觉所见的某一物件(如黑鞋与黑袜),会与这深刻感受一起留下烙印,以至日后见到这些物品会触景生情,引起性冲动。
长期以来,他身心承载的道德压力也形成一种潜在刺激,阻碍着他的彻底矫正。这与小孩子私下做坏事,家长越反对他越觉得有滋味一样。
他既憎恨自己,又依赖坏习惯。既向往新生活,又缺乏自信。但他并不绝对排斥与女性相爱,也有强烈的矫正愿望。这些特点显示,他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同性恋者,后两个特点是他能够改变的关键因素。并且他的很大一部分的压力是来自道德和价值上的,如何让他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状态并接纳自己,是减缓他痛苦的一个有效的方面。
童年经历与性取向
在他小学三年级时,曾遭遇少年的性欺凌,刚开始进入青春期身心发育之初,这种刺激一方面给身体带来纯生理的快感,一方面也给心理带来羞恼、气愤、屈辱的记忆。虽然这种情绪是负面的,但是这种强烈的心理活动却深深刻在他的心里。而且,他的恋物心理也可能在此时形成;因为身心在经受强烈刺激的同时,他视觉所见的某一物件(如黑鞋与黑袜),会与这深刻感受一起留下烙印,以至日后见到这些物品会触景生情,引起性冲动。
长期以来,他身心承载的道德压力也形成一种潜在刺激,阻碍着他的彻底矫正。这与小孩子私下做坏事,家长越反对他越觉得有滋味一样。
他既憎恨自己,又依赖坏习惯。既向往新生活,又缺乏自信。但他并不绝对排斥与女性相爱,也有强烈的矫正愿望。这些特点显示,他并非是一个绝对的同性恋者,后两个特点是他能够改变的关键因素。并且他的很大一部分的压力是来自道德和价值上的,如何让他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状态并接纳自己,是减缓他痛苦的一个有效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