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老男人想包养我做同志情人(4)
2022-03-01 来源:文库网
我苦恼极了,我真的是同性恋吗?以后大家会不会鄙视我?我会不会让爸妈很失望?我很想跳出这个圈子,和正常人一样,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专家点评
童年期性别认同错误
谭剑辉(厦门仙岳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父母的养育方式从孩子一出生便不断影响他们。阿怪喜欢同性,是因为其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影响了阿怪对性别意识的认同。同时,阿怪与同龄男生缺乏交往交流,所以也缺少了角色认同。
心理学研究显示,18个月左右的孩子就有了性别意识,但主要是“生理性别”,而3岁以后则开始融入了 “心理性别”的成分,即开始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性别——— “我是男的,她是女的”。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还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别的概念,理解自己在社会行为中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这就是性别和性别角色认同。
社会赋予了性别丰富的差异,比如:男孩子应该穿蓝色,女孩子应该穿粉色;男孩子调皮捣蛋,女孩子文静听话;男孩子舞枪弄棒,女孩子“过家家”……但如果父母忽视了这种“性别模式”,因为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却生了男孩,就将自己的孩子装扮成相反的性别,例如给男孩穿裙子,扎蝴蝶结;给女孩剪短发,穿男装……这些童年点滴都可能酿成以后的 “苦酒”———阻碍孩子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使孩子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走向同性恋。
专家点评
童年期性别认同错误
谭剑辉(厦门仙岳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父母的养育方式从孩子一出生便不断影响他们。阿怪喜欢同性,是因为其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影响了阿怪对性别意识的认同。同时,阿怪与同龄男生缺乏交往交流,所以也缺少了角色认同。
心理学研究显示,18个月左右的孩子就有了性别意识,但主要是“生理性别”,而3岁以后则开始融入了 “心理性别”的成分,即开始从心理上接受自己的性别——— “我是男的,她是女的”。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还需要在心理上理解性别的概念,理解自己在社会行为中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这就是性别和性别角色认同。
社会赋予了性别丰富的差异,比如:男孩子应该穿蓝色,女孩子应该穿粉色;男孩子调皮捣蛋,女孩子文静听话;男孩子舞枪弄棒,女孩子“过家家”……但如果父母忽视了这种“性别模式”,因为想男孩生了女孩,想女孩却生了男孩,就将自己的孩子装扮成相反的性别,例如给男孩穿裙子,扎蝴蝶结;给女孩剪短发,穿男装……这些童年点滴都可能酿成以后的 “苦酒”———阻碍孩子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使孩子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走向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