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情感

同志形式婚姻背后的无奈(4)

2022-03-01 来源:文库网
小梅没有李建和淼淼幸运,还在寻觅“互助对象”。“我找到第一个男‘同志’,是普通的企业小白领,没房子,带回家见我爸妈,他们不喜欢。”小梅实在拗不过父母,继续寻觅:“换了第二个,有钱有房子,可还没结婚就反悔了,因为他的朋友介意。”
“其实,合适的男‘同志’并不好找。”小梅感叹,数据显示,有近四成的男“同志”都采取了结婚的方式掩盖性取向,再加上社会对男性结婚的年龄相对宽容,已经35岁的小梅变成了“棘手剩女”。“男‘同志’不好找,渠道也非常有限。”小梅透露,大家一般都是上网寻觅,“偶尔也会有一些热心的同性恋者组织互助婚姻联谊会,小范围内进行。”

同志形式婚姻背后的无奈


但是,小梅还是没有找到。“据我所知,身边的人也不是想‘互助’就能找到对象的,成功率大概只有30%。”拖着拖着,小梅没有像前两年那么着急了,“我父母现在似乎也开始接受我单身的状态了”。(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性别研究学者:
社会压力催生互助婚姻
“同性恋的生活不被认同、甚至被歧视,没有法律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互助婚姻便是应对社会压力的方式。”多年从事性别教育研究的艾晓明教授分析说,“至于当中个体差异化很大,我们不能就此单纯地说谁活得好谁活得不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