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什么是爱情观(2)

2024-01-06 来源:文库网
 
其一,自愿互爱,爱情是不可强求的,恋爱双方首先要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相互尊重,相互爱慕,从而促使爱情关系建立和发展;
 
其二,忠贞专一,爱情具有排他性,恋爱方应相互信任和保持依恋感,决不能三心二意,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其三,相容互补,无论爱情双方存在什么样的个性差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应该心理相容,并在实际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满足需要,共同发展;
 
其四,强烈持久,恋爱双方应保持强烈深厚的感情,从而保证爱情关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爱情与婚姻
 
爱情伦理关系与婚姻伦理关系的区别摘自曹菁《爱情信仰论》
 
爱情伦理关系,自主产生,全世界总体是两人与爱情有必然关系,以双方自愿爱情信念(信仰)产生,以自愿爱情信仰(爱情伦理关系)产生算起。属于自愿型伦理,无管控方存在。自愿型伦理是产生于情感又超越情感的东西。

什么是爱情观


 
婚姻伦理关系,中国目前是民政局婚姻是登记产生,第三方管控介入,(婚姻制度各国各时代情况都不同),以婚姻管控产生,以婚姻管控算起。属于管控型伦理。婚姻本质属于管控的范畴。或在限定条件下选择忠诚对象。
 
摘自曹菁《爱情信仰论》婚姻的真正本质是管控恋爱双方关系的机制,婚姻与爱情,生活,家庭,生育都没有必然的关系。婚姻指向的是管控型伦理,爱情指向的是自愿型伦理。在古代几乎全世界都在搞包办婚姻,这是在强调婚姻伦理(管控型伦理)主导男女关系的一切。长期以来受古代伦理的影响,爱情伦理被去掉,变成“恋爱为婚姻做准备”,其逻辑就是爱情只是一种选择准备的过程,一定要等到结婚才能有神圣性。其实只要你们愿意,爱情本身就能产生神圣性。当你去看古代经典以及基督教《圣经》,发现里面基本上都是包办婚姻的描写,没有恋爱的描写。古代基督教基本上是包办婚姻,后来基督教的变通“恋爱为婚姻做准备”,这个思想影响了全世界,但在这个思想里不承认爱情能产生神圣性,只是一种选择过程。今天所谓的婚姻宣誓其实是一种爱情宣誓,这种爱情宣誓在婚姻没有产生之前也可以宣誓,一样可以产生神圣性。

什么是爱情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