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逆旅,行进间成长(4)
2022-03-12 来源:文库网
元祐初年,苏轼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两人性情相一,甚是投机,一番交往,友谊甚笃。元祐三年,苏轼第二次被贬杭州,恰与远赴瀛洲路过杭州的钱穆父相逢,此时距离他们上次见面已经过了三年了。
两人短暂的相逢之后,便是再次的离别,但因他们都能以道自守,保持着自己的风骨与性情,虽是分别时长,但情谊弥坚。临别时,苏轼为钱穆父写了一首《临江仙》送与他。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自上次我们都门离别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钱穆父奔波与京都与吴越之间,不得片刻的安宁,奔走天涯,踏尽了每一份尘土。作为一个奔波于路上之人,只有那一份尘土是最好的见证,但它又能见证几时?
见面之时,你我情谊仍如当年,相见甚欢,一份情谊便如春天般的温暖,让人无比的放松与熨帖。你我之间,无需言语,只需要一份会心浅笑,人生坎坷与挫折,也便如春风吹散,不见了困苦枯寂的心情。
两人短暂的相逢之后,便是再次的离别,但因他们都能以道自守,保持着自己的风骨与性情,虽是分别时长,但情谊弥坚。临别时,苏轼为钱穆父写了一首《临江仙》送与他。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自上次我们都门离别已经三年了,这三年里,钱穆父奔波与京都与吴越之间,不得片刻的安宁,奔走天涯,踏尽了每一份尘土。作为一个奔波于路上之人,只有那一份尘土是最好的见证,但它又能见证几时?
见面之时,你我情谊仍如当年,相见甚欢,一份情谊便如春天般的温暖,让人无比的放松与熨帖。你我之间,无需言语,只需要一份会心浅笑,人生坎坷与挫折,也便如春风吹散,不见了困苦枯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