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秧歌情(2)
2022-03-12 来源:文库网
真正的扭秧歌我们称为地蹦子,那便是稳中有浪,浪中有稳,刚柔相济的地道的东北秧歌了,据说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也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有关。热闹火爆的秧歌一出场,加之唢呐震耳欲聋的音量,立刻观众就熙熙攘攘,围得水泄不通。挤呀,人们努力向前挤,挤掉了鞋后跟,挤皱了新衣裳,就是要争相看一看披红挂绿的妹子那张笑盈盈的脸,踩着唢呐奏出的热烈和欢快,那身段扭得就叫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扇子在手上舞出了一朵盛开的芍药,胸系花兜肚,红袄绿裤子,一个鼓点儿一个旋儿,一声唢呐一步摇,那韵律,那眼神,打头牌的姑娘是哪家的,不知要撩拨多少小伙子的心呢!
闹吧,闹它个够。东一伙西一伙的大秧歌赛起来扭,这边是狮子滚绣球,那边是傻子扑蝴蝶。高跷在半空中恍若漫天春花飞撒;县官公主,小姐丫鬟,大肚子的猪八戒身上有抖不完的包袱,哎呀,那老媒婆的烟袋杆怎么有一米长?年轻的后生早没有了正经步,左摇,右摆,前挺,后仰,扭动着他们割过谷挑过粪的腰肢,虽不算好看,但很是卖力。也有技艺精湛的帅小伙,一个”鹞子翻身“,再一个扣人心弦的”大劈叉“,高难度的表演总可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那样粗犷、独特、雄浑的夸张表演,让人一看就充满了东北人的豪放个性。那家做的布鞋在泥水淋淋里也不觉寒冷,他们当风迎雪,尽情挥洒热烈的情绪,尽情在鞭炮声里争讨一张张吉祥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