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街坊邻居(5)
2022-03-12 来源:文库网
再说说于老板。于老板也不是什么身家过亿的富翁,其实就是个开洗车行的业主。但因为家里有买卖,在邻居眼里是“大款”,大家就称之为老板,久而久之,他也就接受了。其实于老板原是司机,虽个子不高,但很精明,所以下岗后开了家洗车行。于老板原来在商店工作,后来商店倒闭,于老板也就随之下岗了。有道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于老板就是这样的“金子”。没了职业。就自己找职业,自己给自己铺设一条上岗之路。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实际情况,看到自家所在的住宅楼临街的优势,于是利用楼下的一间车库开起洗车行,还雇用了4、5个男女青年,也算是帮助他们就了业。由于经营的仔细周到,加之服务态度、质量都很上乘,活很多,效益自然很好。虽不算风生水起,也是顺风顺水,于老板也很高兴,闲暇也经常来小店和朋友们打扑克、下象棋。于老板有个宝贝女儿大学毕业后就业于杭州,在当地找到一如意郎君。结婚时我也给随了礼。于老板很是感激,每次见到我都是很客气。不久听说他女儿又前往广州发展,而且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都说隔辈人更亲。果真如此,当了姥爷的于老板和妻子经过仔细商量,决定前往广州帮助女儿看孩子,一来享受天伦之乐,二为女儿分忧。于是将自己的洗车行兑了出去,然后夫妻俩准备飞往广州。平时于老板和我二弟、小南方、还有个叫“眼镜”的邻居很要好,。四人可谓情同手足。于老板临走前,几个朋友轮流做东,请客送行,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轮到二弟做东请客,二弟邀请我出席,恭敬不如从命,我也就参加了他们小酌。席间我问于老板去南方生活习惯吗?酒酣耳热的于老板对我说,兄弟,我也知道广州那地方气温很高,而且潮湿难耐,但咱们当父母的看到孩子有难处不能坐视不管啊,我细细品味着与老板的话,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老话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几天后,于老板和老伴就飞赴广州,人在他乡,心系故土。在广州期间于老板也经常来电话问候邻里,并诚挚邀请二弟等朋友去广州旅游,还说一切费用由他承担,慷慨豪爽令人钦佩。一天二弟送给我一盒茶叶,说是于老板从广东寄来的。端起茶杯,浓郁香气扑鼻而来,我想起“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