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眼里的好学生(2)
2022-03-12 来源:文库网
应试教育下好学生标准,造成了我国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欠缺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的能力。学生大学毕业以后难以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缺乏创新能力,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情境,也难以适应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竞争条件下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把我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企业普遍创新乏力归结于教育缺乏创新并不为过。
问题的严重性远不止于此。应试教育下好学生的标准,正在颠倒着我国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育民主化的缺失也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危害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不利于未来公民健全人格的形成。据8月6日荆楚网报道:2009年4月,正在某优质中学读高二的李红豪,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写了一篇题为《草菅人命》的作文,里面写道:“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得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这篇作文“明目张胆”地批评现有教育制度,被老师批评为“胆敢在考试作文中讽刺学校和老师”,是“自毁前程”。随后,学校要求李红豪带家长去学校商谈,并且要“改变思想”,“否则就不许进教室,不行就换班或转学”。由于李红豪拒不认错,终被学校领导和老师赶出了校园,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成为现行教育体制下的直接受害者。
问题的严重性远不止于此。应试教育下好学生的标准,正在颠倒着我国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教育民主化的缺失也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危害着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不利于未来公民健全人格的形成。据8月6日荆楚网报道:2009年4月,正在某优质中学读高二的李红豪,在一次期中考试中写了一篇题为《草菅人命》的作文,里面写道:“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得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这篇作文“明目张胆”地批评现有教育制度,被老师批评为“胆敢在考试作文中讽刺学校和老师”,是“自毁前程”。随后,学校要求李红豪带家长去学校商谈,并且要“改变思想”,“否则就不许进教室,不行就换班或转学”。由于李红豪拒不认错,终被学校领导和老师赶出了校园,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成为现行教育体制下的直接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