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帮精神的历史见证与时代价值(2)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陈守义自1984年6月起,先后担任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宁波市副市长、宁波市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副主席,曾任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宁波的教育、外联以及侨务方面付出极大努力,有着突出贡献。可以说,正是因为积极为家乡人民和宁波帮人士牵线搭桥,陈守义的口述才会如此饱含深情,有血有肉。这本书并不是单纯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自然形态的口述,让宁波帮人士从符号化的群体概念中跳脱出来,成为鲜活而迥异的个例,并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一股共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份共性延伸了宁波帮的长度,扩大了宁波帮的广度,更积淀了宁波帮的深度,让宁波帮的生命力不断释放,永远缤纷。
作为参与者和见证
人,陈守义描摹出一群心系桑梓、报效祖国的乡贤赤子的伟岸形象。他们知行合一,言必行,行必果。致力于科教和慈善事业的王宽诚,有了创立教育基金会的想法,便马上实践,在基金会成立后还和全国政协考察团到处走访,落实“宽以济世,诚以育人”的理念。他们知难而进,从未动摇过自强不息的信念。因办学这一爱国义举被日寇通缉的翁心梓,从未放弃过他一手创办的中原小学,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知书达礼,深谙教育的重要性。虽然从事不同的行业,他们却有着相似的艰苦奋斗的经历,靠着努力拼搏和踏实诚信,只身闯出一片天,因此深知教育是立人振业兴国的基础。宁波天一阁主人范氏的后裔范鸿龄会选择捐建惠贞书院作为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是因为他认为让家乡的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极有意义的事。他们知恩图报,造福桑梓。年轻时期深受岳父一家照顾的赵安中,功成名就之后便在岳父的家乡宁海捐建教学楼,并以岳父和妻子的名字命名。陈守义早年与这些宁波帮人士相熟,双方之间的交往超越了政府官员与商界人士的身份,更饱含着乡缘、亲情与友谊。故而,陈守义还原出许多鲜为人知而令人动容的细节:77岁高龄的赵安中强烈要求爬上有着221级台阶的山路,只为亲眼看看学生的住宿情况;闻儒根年近古稀,与陈守义约谈捐资建校之前,还在兢兢业业地装配手表,靠自己的双手积攒着慷慨捐款的一分一厘;为宁波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李惠利,在生活上极为勤俭节约,最喜欢吃的是家乡的年糕泡饭,仅仅是因为容易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