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子的变迁感概散文(3)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仍旧是那些空洞而感人的瞬间,也就是说,许多的事都是从一个幽深的眼神切入,叠印,展开的。正如老巷子一样,因一位自由摄影家的一次意外发现,找到了千年农耕文化的灵感,才迎来了她今天的新生。
漫步在古老的石板道上,感受老巷子的乡村文明,浓厚的文化气息不断温润着我的视觉——苍劲有力的书法、细腻多姿的剪纸、雕工精细的砖雕、栩栩如生的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展示于此,技术精湛,巧夺天工,无不凝结着老巷子人的辛勤与智慧。在老巷子1号院,石磨、木犁、连枷等农具重现眼前,尽管现代文明让她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们的品质和精神,就像渐远的村庄一样,会永远烙在每个人的骨子里。
吃着农家菜,看着农家景,抛却了都市的喧嚣与争鸣,享受山野来风的干净与浸润,岂不惬意?这里,就是一首春的田园诗,一副秋的丰收图。
坐在凉亭内的木凳上,看着眼前这些青瓦泥墙、飞檐翘角、茅草凉亭以及老戏台、老磨坊、老水井,无不透露着古朴与典雅;再仔细琢磨老巷子“修旧如旧”改造理念,还真的是前卫与环保。如果老巷子推到重建,不但要毁掉珍贵的历史遗迹,仅这个50多户的人家院落至少要花费300万元,而政府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费用就完成了老巷子的改造重生。
漫步在古老的石板道上,感受老巷子的乡村文明,浓厚的文化气息不断温润着我的视觉——苍劲有力的书法、细腻多姿的剪纸、雕工精细的砖雕、栩栩如生的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展示于此,技术精湛,巧夺天工,无不凝结着老巷子人的辛勤与智慧。在老巷子1号院,石磨、木犁、连枷等农具重现眼前,尽管现代文明让她们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她们的品质和精神,就像渐远的村庄一样,会永远烙在每个人的骨子里。
吃着农家菜,看着农家景,抛却了都市的喧嚣与争鸣,享受山野来风的干净与浸润,岂不惬意?这里,就是一首春的田园诗,一副秋的丰收图。
坐在凉亭内的木凳上,看着眼前这些青瓦泥墙、飞檐翘角、茅草凉亭以及老戏台、老磨坊、老水井,无不透露着古朴与典雅;再仔细琢磨老巷子“修旧如旧”改造理念,还真的是前卫与环保。如果老巷子推到重建,不但要毁掉珍贵的历史遗迹,仅这个50多户的人家院落至少要花费300万元,而政府用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费用就完成了老巷子的改造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