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启东市民讲述成长故事 感受时代发展,南通网(4)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那时候,李茂松的工资每月32元。为了改善生活,李茂松下班以后还要干农活。“结婚的时候父母分了两间五架头房子,椽子又细又弯。”李茂松说。1982年,李茂松花了6600元盖起了两楼两底的楼房,虽然其中3600元是向兄弟姐妹借的,但他是村里最早盖起楼房的那批人。
时光荏苒,女儿李鸿雁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后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现在能过上好日子,多亏父母的教育。我爸经常嘱咐我们,要多为家庭作贡献,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了,国家才能强大。”李鸿雁说。
郁卫兵:用镜头记录时代
变迁
8月28日,是退休干部、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郁卫兵的70周岁生日。这天,他再次翻出自己以前拍的那些照片,感慨万千:“当时按下的一个快门,如今成了见证、记录我们这个城市发展
的影像资料,翻看这些照片,能深切地感受
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1968年,刚满20岁的郁卫兵应征入伍在空军某部汽车连服役。第一次真正接触相机,是在他任宣传干事后,部队配给他一台海鸥120相机。他用这台相机开始记录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及所在城市南京的变化。
时光荏苒,女儿李鸿雁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后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现在能过上好日子,多亏父母的教育。我爸经常嘱咐我们,要多为家庭作贡献,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了,国家才能强大。”李鸿雁说。
郁卫兵:用镜头记录时代
变迁
8月28日,是退休干部、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郁卫兵的70周岁生日。这天,他再次翻出自己以前拍的那些照片,感慨万千:“当时按下的一个快门,如今成了见证、记录我们这个城市发展
的影像资料,翻看这些照片,能深切地感受
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1968年,刚满20岁的郁卫兵应征入伍在空军某部汽车连服役。第一次真正接触相机,是在他任宣传干事后,部队配给他一台海鸥120相机。他用这台相机开始记录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及所在城市南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