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和一株木棉的爱情(2)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第二段感情发生在1952年某晚,邵逸夫在香港的夜总会听歌。听到半途准备起身离开时,主持人说:“下面请红遍南洋的女歌星方逸华小姐。”
“方逸华”这个名字,在哪里听过?邵逸夫重新坐下来时,侍者告诉他:她的成名曲是《花月佳期》。当时,《花月佳期》在香港、澳门等地很流行,红到邵逸夫也能轻声哼唱。
“轻轻一吻,我含着泪,我的人儿呀!从今我属于你,永远永远,在你的怀里。”台上那个穿一身大花旗袍、眉毛画得弯弯的女子,有着上海女子的风韵和灵气。她的歌只唱到一半,邵逸夫便让侍者送上一大束鲜花。
听说送花人是邵逸夫,方逸华换了一身素雅旗袍,来到了邵逸夫落座的包厢。她欠身,道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方逸华身姿窈窕、歌喉美妙,17岁时只身来到香港,成为各大戏楼争相邀请的歌星。
这一年,方逸华21岁。
从那以后,邵逸夫经常去听方逸华唱歌。之后两人一起去酒楼,边吃夜宵边聊天。她给他讲上海的旧事,他说自己前半生如少年派一般四处闯荡的经历。
“方逸华”这个名字,在哪里听过?邵逸夫重新坐下来时,侍者告诉他:她的成名曲是《花月佳期》。当时,《花月佳期》在香港、澳门等地很流行,红到邵逸夫也能轻声哼唱。
“轻轻一吻,我含着泪,我的人儿呀!从今我属于你,永远永远,在你的怀里。”台上那个穿一身大花旗袍、眉毛画得弯弯的女子,有着上海女子的风韵和灵气。她的歌只唱到一半,邵逸夫便让侍者送上一大束鲜花。
听说送花人是邵逸夫,方逸华换了一身素雅旗袍,来到了邵逸夫落座的包厢。她欠身,道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方逸华身姿窈窕、歌喉美妙,17岁时只身来到香港,成为各大戏楼争相邀请的歌星。
这一年,方逸华21岁。
从那以后,邵逸夫经常去听方逸华唱歌。之后两人一起去酒楼,边吃夜宵边聊天。她给他讲上海的旧事,他说自己前半生如少年派一般四处闯荡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