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第二天,嘉宾围绕纪实影像展(2)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通过影像传播的方式,更多人可以了解到图书馆在民族文化保存和传承上的作用,国家图书馆副馆长汪东波表示:“《口述国图》能在广州纪录片节首映,说明图书馆的历史贡献和事业发展是受到关注和认可的,未来图书馆也将为国家记忆、中华文明的赓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介绍,在纸质文献的基础上,国家图书馆自1920年开始增多对新媒体文献的采集,努力建立起一个以口述史料和影音史料为支撑的新的文件的收藏体系。
亿次级时代需创新表达方式
在重大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论坛上,来自央视科教频道、纪录频道,上海、江苏、广东广播电视台等机构的多名纪录片业内人士展开对谈,就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人物的选择与表现、小切口的别样选择等方面探讨了重大题材纪录片的创新方式。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燕振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2019年中国纪录片在内容传播和流量方面进入亿次级时代,已经走向影视创作、影视传播和影视价值释放的快车道。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快速深入发展、传播逻辑与传播语言发生巨大改变的当下,纪录片的“IP化”、符合潮流的传播方式也成为制作人应当注重的关键点。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田苗介绍,在纸质文献的基础上,国家图书馆自1920年开始增多对新媒体文献的采集,努力建立起一个以口述史料和影音史料为支撑的新的文件的收藏体系。
亿次级时代需创新表达方式
在重大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论坛上,来自央视科教频道、纪录频道,上海、江苏、广东广播电视台等机构的多名纪录片业内人士展开对谈,就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人物的选择与表现、小切口的别样选择等方面探讨了重大题材纪录片的创新方式。
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燕振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2019年中国纪录片在内容传播和流量方面进入亿次级时代,已经走向影视创作、影视传播和影视价值释放的快车道。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快速深入发展、传播逻辑与传播语言发生巨大改变的当下,纪录片的“IP化”、符合潮流的传播方式也成为制作人应当注重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