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生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维,不论他思考的对象是什么,他老是在想着自己的死。”初读托尔斯泰这句话,我灵魂上的抖动不亚于一场地震。它揭开了“懂得死亡”与“觉悟人生
”之间的通道机密。是啊,许多大智慧者恰是站在死之界面上鸟瞰生命全景和浮世万象的,从最终角度关心、检索、省察人生
,以死为尺丈量各种得失和价值轻重,用直面死的勇气填充生存意志的衰弱……比方有人主意“像一个将死者那样对待事物”,“把天天当做最后一天渡过”,又如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雅斯贝尔斯的《向死而在》,皆道出雷同的生命之义。
“向死”,果是一盏智慧灯,能为夜茫茫的人间旅途照明么?我们不妨试一试吧——假若你是一个濒死者,从医生手中领过了诊断书,像预见的那样,时日已剩无多少。你沉痛但安静地谢过医生。固然家很远,但你决议用脚走回去。通往家的路,忽然很生疏,似乎是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处所。走得很慢,很使劲,这使你感到累极了,双腿像灌了铅……真想,真想睡一会儿啊,于是你在临湖的一条石凳上坐下……又不知过了多久,你醒来了,阳光微曛,波光粼粼,空气中有股青草和树芽的甜味,多好呀,陪同这所有多好呀,真想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年青的雀或一只蝉,只有还能留在世上,只要还有日出日落……你微微合眼,开始遥想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的几十年,详细或形象、清晰或含混的一幕幕、一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