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刘墉处世智慧:处已 养性(4)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我有一位朋友,非常喜欢登山,国内著名的山峰他几乎全登遍了,我问他登山有什么感觉,他说:一则以喜,一则以悲,喜的是觉得自己很伟大,悲的是又感觉自己很渺小。当辛苦登上山巅之后,看万物都在脚下,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伟大感觉是最快乐的。但是跟着举目苍天,俯瞰大地,又觉得在宇宙之中,自己是那么微不足道,而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悲哀。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人物,事业愈是成功愈谦虚,学问愈是渊博,愈觉得贫乏,不也就是这个道理吗?
 
当台风过后,我们常可以看到高大的树木被连根拔起,所以一到台风季节,有大树的人家就要修剪枝叶,以免树大招风。为人处世

刘墉处世智慧:处已 养性


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既不能唯恐招风,而要更上一层
楼,就应当时时修剪,涵养柔德,自我检讨。
 
中国人是最能够“忍”的民族,由“忍”这个字,就能看出造字者对忍的态度。几乎每个伟人,都有超人的忍耐力。周文王曾忍食子之痛;孙膑曾忍断足之苦;韩信曾忍胯下之屈;勾践曾忍尝粪之辱。也就因为他们能忍,日后才能雪耻复仇,成不朽的伟业,可知“忍”这个字有多么重要。忍是理智的抉择,是成熟的表现。忍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眼光放得远;为长久打算,忍一时之痛。所以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