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访梅(3)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乘兴,上护城河大堤,走成这幅落雪国画里的风雪问路人。堤畔上的雪只半个指头深,刚刚盖住了草根,只剩下枯草细弱的半截身子在风里伶仃晃动。堤顶上的雪,在来往的车轮下早化了,独余下青灰干净的柏油路面。却嫌脂粉污颜色,蜿蜒的一道长堤清新得如大唐虢国夫人的细眉,袅袅地往远处延展。堤脚下,沿堤镶着的一大片杨树林,也落光了叶子,剩下浅褐色的枝桠在半空里横竖撇捺,象形字一般。堤顶上俯看那一片整齐的人工植的白杨树林,立在落满白雪的沙滩上,似一首七律,而雪就是那韵脚。远处,覆了雪的田野越发空旷而平坦,大地是卷在书柜里的一叠上好宣纸,这一刻,拿出来,辽阔地摊开了,只待落墨。凝眸处,油菜的绿浅了,朦胧成一片淡白了;遣在地头的花秆稀落落的,远看更黝黑了。或疏或密的水村安静地窝在天底下,红房子,白屋顶,高高低低地错落着,国画大师皴擦出了层次。大河也让这雪哄得安静了,盈盈一带白水,映着两岸细瘦树木的淡影。似书页间夹着的一张黑白照片,抽出来了,摆在暗淡的天光下,一丝时光的凉。至黄昏,回去顺路二度访梅。梅的枝又添了几分横斜,晚风拂面,一阵阵冷香袭人。人在梅边,绕阶徘徊。想幼时观过那么多的寒梅图,没有一幅对得上眼前的这一树冷香。那画里的枝干是黝黑盘曲嶙峋的,是稀落的几朵红梅花,孤零零的艳着。即使多了,多到一丛一簇,那笔法便显潦草。人在画边,只有领受那生硬的傲骨和逼人的寒气。可是,在庭院里,雪是那么三分薄的,梅便少了几分凛冽逼人的刚硬与尖锐,却添了几分俏丽。雪中梅,干不甚盘曲,枝的繁密也有几分细弱,迎着雪伞似的撑开了一树的芳香。叫人想起七十年代生的一些握笔人,年轮里没有浸染过烽火屈辱和荒唐的口号,在相对安静而贫瘠的环境里成长,文字自有一分平和清逸之气。念及此,忍不住又抬眉细看微风里的这一束枝桠,看一枚淡黄的瓣围起一朵花碗,雪就浅浅地盛在里面了。由此,相互成就,梅就有了雪的白,雪也有了梅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