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母亲的风箱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母亲的风箱


亲吻着故乡的泥土,眺望着炊烟下的村庄,我循着那缕缕炊烟,沿着蜿蜒的黄土路,推开了老家熟稔的柴门。蹲坐在厨房老灶台前,一手拉着风箱杆,一手往灶膛里添柴火的母亲
,看到我回来,脸上的每一道褶皱间便充满了温馨的笑意。
 
厨房在小院的东侧,一间由土坯垒砌的泥瓦小屋,案板和米面瓦瓮朝着东北方向安放,灶台临着西面的小木窗而造。灶台后墙和两边的山墙上都留有释放烟雾的灶烟洞。灶台出火口面东,一侧靠墙壁的地方安放着一个木制的风箱。灶前放着一个被磨得光亮的木头墩子,后边是堆放整齐的庄稼秸秆和劈柴。母亲
如拉锯般来来回回地拉动着光滑的风箱杆,风箱唿哒唿哒地响着,灶膛里的柴火在风箱的鼓吹下,旺旺的火焰舔舐着乌黑的锅底,琥珀色的火光辉映着母亲红褐色的面容。
 
古朴的风箱不知在民间走过了多少个漫长的风雨春秋。风箱大多用泡桐木、柳木分解的薄板制作。一般是1米长、50厘米宽、80厘米高的长方形木匣子,木匣子前后的中下方各有一个便于回合的小风门。里边底下一侧镶嵌着一个风匣子,风匣子中间向外鼓凸出一个椭圆形的出风嘴,出风嘴中间固定着一个长条状能荡动的木头合页,以便输风。所谓的“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就体现在这里。风箱匣里边紧贴着两壁和风匣子中间有一个推拉板,推拉板有两块相等的薄木板装置,为了确保风箱有力度,两块木板中间夹裹些鸡毛、废纸、旧布,夹合起来将四角能松动的榫孔加以固定,中间穿插上一根笔直光溜的风箱杆。风箱杆外头固定一个便于拉动的拐手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