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处是故乡(3)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三岁以前的记忆已然空白,丁营又占据了我童年的主要篇章。那老家呢,它带给我的是什么?是名字的联系还是逢年过节回去看望亲人的形式?我想不起来在老家度过的完整片段,偶尔回闪在脑海里的也只是零星的画面。对于老家土生土长的孩子,我像个暂居的客人,我不会光着脚在田野里跑得像阵风,也没有青梅竹马玩到想不起吃饭直到大人高声吆喝才依依惜别的伙伴。时至今日,读到“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村庄的画面总会在眼前浮现。
我们那里有句俗话:外甥儿是姥家的狗,吃完就走。大意是说相对父系的嫡亲,外甥儿终归是外姓,怎么亲都白搭功夫。然而这丝毫不影响姥姥对我的偏爱。
我常常想起在姥姥家度过的日子;姥娘拉着风箱,锅台里大锅熬着的稀饭颜色土白中发绿,风箱催起大火苗,有柴火燃尽的灰随风飞落在锅里的稀汤上,汤还是很香很香;暑热的午后,姥娘摇着一把破蒲扇,坐在门前给我讲王二小放牛,我总是听不够缠着她再讲一遍;夏季无风的夜晚,姥姥把席子铺在地上,枕头一字排好,听着头顶电扇嗡嗡唱着,我会渐渐沉入梦乡;麦子熟了,妈妈和舅舅们都会回来,他们在田地抢收麦子,我坐在架子车下的阴影里看蚂蚁搬东西;过年时候,在县城上班的姥爷会买一个大猪头,姥娘放在一个大锅里煮肉,比我长不了几岁的三舅老是跟我抢着啃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