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体时代的记忆(2)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大集体时代先是按时间顺序走进了页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页页打开,一直翻揭到八十年代初的,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前。每一页乃至每个章节中,都是乡村百姓用辛勤的汗水流淌出的文字,文字是灵动和流动的,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经历了互助组、农业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大跃进、“四清”、“文革”等整整30年的漫长历程。这不平凡的30年,经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也经受了人世间的悲欢冷暖,成为我国农村的一个时代缩影。曾给多少国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也曾给多少人留下痛苦、悲伤和心酸。大集体时代的30年不知让多少国人回忆和感叹。
我又顺着脑海的蛛丝马迹,搜寻到大集体时代的管理模式,那就从我出生的年代说起吧,我一出生就踏入了“人民公社化”道路,也就是人民公社时期。全国农村普遍形成了“公社—大队—生产队”的管理模式,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大生产单位,称为:生产大队。生产大队再按照人口、居住区域等划分出几个或十几个生产小队不等,像我们那样的大村子,就划分出了12个生产小队。生产小队在大集体时代就属最小的生产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最小的生产队,也配备了整齐的班子,有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妇女队长、民兵排长等,在有些大的生产队还配备了副队长,那时都流传着:“生产队长是安排活的,副队长是领着干活的。”因而,生产队长大都脑瓜灵,副队长大都身体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