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周庆荣】桃花之后,便能看到我的骨头了(2)

2022-03-11 来源:文库网

【周庆荣】桃花之后,便能看到我的骨头了


  从这个意义上,我读他的文字感觉到了仅仅自然流畅似乎还不够。我想读到他文字背后属于他独特思考和发现的部分,想读到桃花之后,他的骨头能够在任何场景下都坚硬的秘密。   感性充沛,美质有余,文风如行云流水,自成风格。一般的散文诗写作者能够达到这样的境地,应该已属不易。但是,从散文诗目前普遍的清质美好,我更呼唤陡峭的思想和文字里精神的暗示,呼唤仅属于每一个写作者自身的独到的发现。这一段文字权当我们之间互相的勉励,也是我对合群散文诗写作时今后多关注文字之外力量的训练的期待。   公允地说,合群应该注意到发现比观察本身更加重要。“站在春天的最显眼处,常常成为别人攻击的标靶。”“只一阵风,就吹硬了桃花的骨头。”“我走在曾经走过的路上,一株野草能否代替他的昨天?”他坚持做一棵树,“被钉在地上被土地支撑。”他写山谷:“这么真实的世界,正一步步走向善良。经年吹拂的山谷,早已看破了天机。其实,山谷很空,我们的心,很空。”在桃花的春境里,他有自己的警惕:“桃花打造的人间,却是我诅咒的世界。一袭红袈裟,正在极力为我正身。”   他的发现其实也很朴素:世界从来都是丰富的,吸引或者逼迫我们失去自己心性的力量太多。从他笔下乡村和自然风物的书写中,我能够感觉到他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他记住的是故乡山坡上的桃花,而非后来生命深处经验里有关桃花的譬喻。他希望自己无论在何处,只要身披这样的桃花,生命便不再荒凉。他记住了童年成长过程中几乎能记住的所有乡村往事,关于人,关于物,关于故土的庄稼和桃花。我慢慢理解合群为何不让文字拐弯,放弃对事物的过度萃取,放弃诗歌写作中必须要注重的诗性的修辞,他所做的仿佛仅是把一根根竹子弄通,然后连接起来,从山上把水引下。   《一朵顶天》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散文诗集,虽然其中的一些篇章稍有叙述上的冗长,而且报告体的抒情弱化了诗歌的感染力。但是,绝大多数篇章是自然写作,写出他所热爱的朴素对于今天许许多多纸醉金迷的警策。我希望读到他怀揣这样的精神写出的更大范域的散文诗,避免乡村经验的重复,让这样的经验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显现它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