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6)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新中国的勃勃生机,焕发了父亲的劳动热情和冲天干劲,也重新点燃了他的读书愿望。在新中国的扫盲运动中,他不是文盲,不要上夜校,但自己还买了一些古典名著,借助字典阅读,尚能断文识字,属于农民中有点文化的人,且嗓音宏亮,乡亲们都喜爱听他唱书,讲。小时候,我也曾陶醉在他所讲的李密“牛角挂书”、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夜读”、朱买臣“负薪读书”等古代勤奋读书的故事,潜移默化受到传统劝学、文化的启迪。
我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不仅下地干活走在人前,在当年扫盲学习上也不落于人后。己经四十几岁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都离不开她的照应,没能进夜校上学,她就向家里人学识字,利用吃饭、休息和闲暇的时间,一字一句的学习,硬是靠恒心、毅力和较好的记忆力,竟自读完了《千字课》,坚持学习,锲而不舍,一直到年老了,还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的常态,与众不同的意趣。
父母言传身教,让我小时候于耳濡目染中,渐渐地对书籍产生兴趣,始于好奇翻看扉画,觉得形象生动有趣,随着识字多了,进而阅读文字,沉浸于充满书香的世界里,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或于父母谆谆告诫中,学会约束自己,不贪玩嬉戏,不能把心玩野了,从而懂得“幼学如漆”的道理,一心求学上进,那是受益一生的事情。那时,乡村中少儿读物很少,看家中“大人”的书,有点囫圇吞枣,还感到不过瘾,常向妈妈提出买书,她总是满口答应。不过,母亲不给现金,只给家里的鸡蛋、药材或者柴火去卖钱,自己到镇上买书来读。有时,她还有意识的考一下,叫我们讲讲书中的人物故事,寓教于乐,与我们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我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不仅下地干活走在人前,在当年扫盲学习上也不落于人后。己经四十几岁的人了,上有老下有小,都离不开她的照应,没能进夜校上学,她就向家里人学识字,利用吃饭、休息和闲暇的时间,一字一句的学习,硬是靠恒心、毅力和较好的记忆力,竟自读完了《千字课》,坚持学习,锲而不舍,一直到年老了,还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的常态,与众不同的意趣。
父母言传身教,让我小时候于耳濡目染中,渐渐地对书籍产生兴趣,始于好奇翻看扉画,觉得形象生动有趣,随着识字多了,进而阅读文字,沉浸于充满书香的世界里,从小就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或于父母谆谆告诫中,学会约束自己,不贪玩嬉戏,不能把心玩野了,从而懂得“幼学如漆”的道理,一心求学上进,那是受益一生的事情。那时,乡村中少儿读物很少,看家中“大人”的书,有点囫圇吞枣,还感到不过瘾,常向妈妈提出买书,她总是满口答应。不过,母亲不给现金,只给家里的鸡蛋、药材或者柴火去卖钱,自己到镇上买书来读。有时,她还有意识的考一下,叫我们讲讲书中的人物故事,寓教于乐,与我们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