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约定(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抗战胜利后,欧兴田所在部队曾在清凉村修建了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后在淮海战役期间毁于战火。到上世纪80年代,当年战斗在淮北的一些老同志重回旧地时,又提出重建陵园的建议,并把这种挂念托付给欧兴田老人,“我身体还很好”,怀着对昔日战友的眷眷之情,欧兴田义无反顾地担起重任。1925年,欧兴田就出生在这里的欧家庄,14岁参加革命,当过张爱萍将军的文书,历任参谋、少校参谋长、中央军委第一炮校行政科长等职。
1938年的约定,抗战胜利后的今天应该遵守吗?回答是肯定的:“应该!”但是要在全国的战场上找自己战友的遗体,能做到吗?能?不能?今天这个时代,如果让你去寻找一位在战争中失散的亲人,而这个人还活在人间,都是那么的不容易,而欧兴田要找的是牺牲战友的遗体。他竟然真的去做了。老人骑着自行车,有时是步行,跋山涉水寻访英烈后人,搜集、核对英烈姓名。他用了30年的时间,做这一件事,我们可想而知的难度,最快的一位遗骨他用了2年时间找到,最慢的他用了23年才找到了他的遗骨,他把他们一个一个的都接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