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儿时母亲为我做布鞋(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然后,母亲将一块块边角料儿均匀地叠加起来,叠到一寸厚度时,再用崭新的白棉布上下盖面,就拿出一把大剪刀依照纸片鞋样裁剪起来。裁剪时母亲总是铆足了劲用力裁剪,每剪一下,我发现母亲的下颌骨连同肌肉总会蠕动一下很是辛苦。然而更苦的活儿还在后头,那就是用针穿苎麻线纳鞋底。
母亲用纳鞋线密密地把鞋底缝订起来,但见她用针在头发间一划(起到润滑作用吧),然后用套在中指的铜顶针一顶,那针线就会很快地穿将过去。纳鞋底,针脚要密要紧,不然的话,鞋底是不经磨的,容易烂。母亲需要千针万线才能纳成一双密密的鞋底,那针脚一行行,一排排,十分整齐。可究竟有多少针,我至今都没有办法去弄清楚,因为那针脚实在是太密了!母亲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酸痛,眼睛发花,也时常会扎着手指。每当看到母亲流着血的手指,放在嘴里去吮,我的心也会发紧、发疼。母亲白天要下地干活,做鞋只能在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母亲右手中指戴着顶针,引着长长的纳鞋线端坐灯下的身影,成了我儿时最熟悉的一道风景。
等我在学校里学到了孟效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竟十分惊奇地感觉到孟郊的母亲怎么跟我的母亲一样呢?只是我的母亲不是在缝衣服,而是在一针一线的纳鞋、绱鞋。那一双双布鞋,到底纳进了母亲的多少星光,多少鸡鸣,多少慈爱,多少深情呢?从此,母亲纳鞋底,母亲用嘴吮吸手指鲜血的情景,就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