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忧郁,咀嚼一帧静秋的底色(6)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忧郁和忧伤不一样,忧郁和忧郁还有区别。曾见家中九岁小儿写一段关于秋的散文诗:“秋天来了,秋天的伊敏河像一位安静的老奶奶,拄着拐杖向天边走去。小树叶们也要跟着老奶奶去天边旅行,一片接一片地飘进老奶奶的怀抱。”娃娃对秋的感知显得新鲜、稚嫩,我想自己的孩子应该还不懂“忧郁”为何物,但他却有了忧郁的气质。而且,忧而不伤,忧而不愁,相反还有些许淡淡的开解。成年人和小孩子不一样。或如李后主“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怨恨,或如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豁达,或如“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故作潇洒,都在找寻不同的出口宣泄,但却都没有实现真正的解脱。有的只是暂时的轻松,有的反是越排解累积得越沉重。如果能轻易获得解脱,那它也许就算不上忧郁了——忧郁,往往比快乐更有惯性、更深刻。

忧郁,咀嚼一帧静秋的底色


 
额尔古纳的秋,便有一种纯粹的、深沉的、让人无法彻底解脱的忧郁气质。这其中既包括个人的性格禀赋,同样也涵盖了地域的性格禀赋。额尔古纳离俄罗斯太近了。无论作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忧郁” 都是俄罗斯给我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一如那里漫长而严酷的冬天——存在着,但却没有浅薄的喧哗,似乎那里所有的声音和血液都被严寒冻僵。但只要留心,你就听得到他们为抵抗严寒而把拳头攥得“嘎巴嘎巴”响,你也看得见他们为对抗无边的死寂而大口大口地饮着呛人的烈酒,并用男子汉低沉的膛音吟唱、疗伤。秋冬相连,每年一轮回。色彩最绚丽的秋天,收获最丰盛的秋天,生命最华美的秋天。之后,就是最寒冷、最寂寞的冬季;之后,就是最容易被世界、被他人遗忘在天边角落里的生命的冬季。千百年的轮回,千百次的对比。面对这种最残酷的对比,那里的人们不可能没有感触,不可能没有情绪,不可能没有留恋,不可能没有遗憾。额尔古纳与那里岂止是简单的山水相连,气候、物产、民俗、文化、人的性格、人们的精神面貌等都在潜移默化地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着。于是,千百年走过来,这个北地边城秋季的风物便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忧郁”的烙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