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不必过度自责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不必过度自责


人做了错事,做了不恰当的事,是难免的。但是,有的人做了错事之后,面不改色心不慌,无事一样,这就未必妥当。时间长了,会变成厚脸皮,说不定会“厚颜无耻”。这种人的表现,当然不能学习。另有一种人,做了错事,做了不恰当的事,心里总牵挂着,总是充满了歉意,并内疚,不断地反省、自责、惶恐不安。这类事引起了情绪的消沉,人就会如同寒蝉,好端端的一个人可能会变得多愁善感、畏畏缩缩、胆小怕事、内敛而苦闷。这种过度的自责,不值得提倡。
做了错事、不恰当的事,当然要有自知之明,错则改之,人则明事理。不能在过错面前顽固不化、毫无悔意,这类人,很难有出息的。因为他不懂纠正自己。但如果做了有错、有误的事,你长吁短叹,感到日月无光,白天无力,晚上无眠。这类人,也不会有爆发力,不会有大的张力,是难以有担当精神的。没有担当精神的人,又能成什么事呢?很难。
什么叫过度自责呢?大抵是指越过了常态。他们进入了一个误区,认为笨人、蠢人才做错事。其实恰恰相反,越是聪慧的人,越容易做错事,屠呦呦她自己和她的团队,不知道“错”了多少次、做事“误”了多少次才取得成功的,如果他们为失误的事陷入深深的自责,茶饭不思,无心工作,在相互责备中加剧内责,他们会取得今天辉煌的成就吗?相反,真正很蠢笨的人是缺乏是非判断标准的,正常人也不会用是非标准去衡量他们。所以,蠢的人所做的一切,没有是非对错,他们永远不会自傲与自责,只会自娱自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