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迷楼”浅忆(3)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那么为何后来的德记酒店被唤作“迷楼”,原来就是起因于才华横溢、追求进步的柳亚子和南社众多的南社进步的有识之土的大驾光临而为。那是辛亥革命后,当时的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在这样忧国忧民的日子里,1920年12月,当年南社的柳亚子先生就从吴江驾小舟来到周庄居住7日。柳亚子一到周庄,就邀周庄南社社友陈去病、王大觉、凌蕙穰、费公直、陈蕺人、徐弘士、沈君崇、赵雨苏、朱汝珏、朱云光及从弟柳抟霄、柳率初等先后于23日、24日、28日、29日,4次汇聚在小楼品酒作诗。
诗友们坐在楼上谈笑风生,然也忧国忧民,一起纵论爱国大事。他们一边饮酒,一边讨论。面对窗外古朴典雅的江南古镇和小桥流水,面对斜阳古道与古镇四周的蚬江,面对窗南湖泊交织成网的波光帆影,一时壮志难展,于是便寓情于诗酒之间,以抒发胸中积压的据结和豪情。
酒楼主人李德夫女儿名叫阿金,此时早已长得亭亭玉立,端庄秀气,她的出现为诗人们的聚兴增添了一份浓郁的诗情。于是,诗人们酒后就常常和阿金开开玩笑,大家问长问短,还常以阿金为题,即兴赋诗,留下了一百多首赞美水乡风情,还有寓意深深的爱国思想,以这样的方式和感情抨击当时的时政……在这里,柳亚子写下了《迷楼曲》,费公直的《对酒歌》,陈巢南的《蚬江》,还有叶楚伧的《迷楼夜醉》。他们在这里效法前贤,赋以兴寄和隐喻。设下迷恋的美景、美酒和佳丽的谜面,而其中却是暗射着忠贞气节和爱国爱民的精彩谜底。儒雅风流的柳亚子,诗兴大发,如江似海,以酒助兴,飘飘欲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