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小溪的日志(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只有在这江南特有的梅雨时节,它才会绽放出美丽的身姿、喷发出迷人的芳香,让人心旷神怡。好久好久都不曾见过了,都快不认识了呢!
入梅的江南,雨开始淋淋洒洒,飘忽不定。没到过江南的人,从唐诗宋词的天空下也可领略到江南的雨,细、疏、轻、软,如烟如雾。无论是“
杏花春雨江南”
的古诗还是古人前贤用香笺盛起来的江南雨,其实都是令生长在北方的人神往的。人们想象中的雨,总是和江南的女子
联系在一起。滴水的飞檐,涟漪阵阵的河道,长着青苔的石桥,婉约油亮的青石板小巷子,随着“
笃笃”
扣击路面的韵律,走过一位娉娉婷婷的江南女子,她必定是撑一把古朴的小红伞,那竹子做的素净的伞架和朴拙的伞面,握住的是满满被勾勒的怀古情节,在细若琴弦的雨中渐近、渐远,青丝和肩头不经意间被雨水濡湿了,心灵却因为这份濡湿而温润鲜活起来。这时,方才领悟到,这温和的江南雨已成了心头的揉弦。
而生长在江南的人都知道,接触的雨不仅仅只有如此轻柔细腻的一面,悠悠飘抵的雨渐循渐进,也会被酝酿成畅快、豪迈,沉实地扑打在地面上,像性烈的马四蹄踢踏。大音镗镗,那俯身扑来、奔泻湍流的乐音,让人感受到是一种大气、雄浑的交响,她充斥在原本诗意、灵性的空间,似乎能看到一首首五言、七律,看到蝶恋花、虞美人,湿漉漉地留在山野、田畴之中,留在小桥流水、白墙青瓦之间,呈现别样的意境和韵味了。那时在看远景,模糊一片,屋舍、行人、树木、山影,影影绰绰,宛如西方印象派大师的杰作,只有色彩在移动,在变幻。江南丝雨,将几十里、几百里乃至数千里浸泡在浓郁花香中的江南,笔意淋漓地写成一幅烟柳飞袂,绿塘开颐图,让整个吴越天地,密匝匝、透湿湿地过了一个泼水节。那时已难相信这也是从鹧鸪声中,丝竹乐里走出来的江南! 无论轻柔和激昂,沉闷的夏天,确实因为有这样的雨季,变得生动和多情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