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禅”——弱者的哲学(3)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先说说“不自卑”。一些人,由于身体有缺陷,能力太平庸,或者社会地位低劣,因而产生害羞、退缩、忧郁的自卑感,离群索居,作茧自缚,孤僻颓丧,毫无快乐。其实,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崇高,并不在容貌的俊丑、名位的高下,而在此人对社会的爱心有多少。李白在《将进酒》中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千金难换的无尽宝藏,人生的价值在于对这座宝藏的开采程度。如果我们能将自己这座宝藏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我们就是世界上成功的人。自卑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应该的。要想摒除自卑,就要有一种宽阔的胸怀,对万事万物拿得起、放得下,做到潇洒、脱俗,从而让快乐常伴左右。
再说说“不粗心”。虽然处于劣势,但如果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那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世说新语》里有则故事,说少年王祥在后母谋杀自己不成后,反而出乎常人意料地去主动下跪请死,这实在是一种机智有力的应变之道。相对于其后母,王祥是个弱者,当时的他没有力量来对抗后母。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一次不成,后母肯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更疯狂的报复。对王祥来说,一次运气好,不代表每次运气都好。在此情况下,王祥的主动“请死”看起来很傻,实则很精,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同时还赢得孝的美名。假若王祥马虎大意,听之任之,那结局将是无法想象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的这句哲理名言讲的就是水的思维。水虽柔弱,但哪里有洼地就流向哪里,不放过任何一处洼地,也就是从“不粗心”,因而无往而不胜。
再说说“不粗心”。虽然处于劣势,但如果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那么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世说新语》里有则故事,说少年王祥在后母谋杀自己不成后,反而出乎常人意料地去主动下跪请死,这实在是一种机智有力的应变之道。相对于其后母,王祥是个弱者,当时的他没有力量来对抗后母。俗话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一次不成,后母肯定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更疯狂的报复。对王祥来说,一次运气好,不代表每次运气都好。在此情况下,王祥的主动“请死”看起来很傻,实则很精,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同时还赢得孝的美名。假若王祥马虎大意,听之任之,那结局将是无法想象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的这句哲理名言讲的就是水的思维。水虽柔弱,但哪里有洼地就流向哪里,不放过任何一处洼地,也就是从“不粗心”,因而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