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木的心(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我最喜欢“随形就像”的木雕创作方法,即顺其自然地依循材料本身特有的形状或纹理方向,凭感觉和想象赋予这块材料以感性的形象,然后雕凿,木之魂魄、形象就这样释放出来。这样的创作,是很神圣的。因为要赋予木头生命与神性,所以在古代非洲,制作木雕时,工匠往往去一个隐蔽场所偷偷工作,不让外人知道,跟大象“拔牙”似的。据说,这样做出的木雕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七分天成,三分雕刻,这样的“巧雕”,其构思过程比实际雕刻的时间所需更多。朋友阿锋说,木雕的真经是:留有余地。除了厂子里上规模的木雕创作、家具生产,我的朋友做老板后,仍然执著于和木头欢喜结缘,随意就可以做些小创作,哪怕是雕虫小技,也是一种与木的性灵对话。比如路边捡到一个桃树根,鼓捣一下,活脱脱就成了一个生动的木墩儿,三腿散漫地盘着,可当凳子坐,也可以摆放花盆;一节平凡松木,截断掏空,草草几刀,就做成了笔筒,那树皮下被虫子噬过而留下的漂亮花纹还活生生地保留着;在山上看到了一截树杈,捡回来又锯又砍地变成了衣物钩,研磨后,如鹿角……最近他又扛回来别人丢弃的一段树枝,他指着那树干上大大小小的树疙瘩说:“多漂亮的花椒木!”他要把那疙瘩雕刻成一朵朵木玫瑰……

七分天成,三分雕刻,这样的“巧雕”,其构思过程比实际雕刻的时间所需更多。朋友阿锋说,木雕的真经是:留有余地。除了厂子里上规模的木雕创作、家具生产,我的朋友做老板后,仍然执著于和木头欢喜结缘,随意就可以做些小创作,哪怕是雕虫小技,也是一种与木的性灵对话。比如路边捡到一个桃树根,鼓捣一下,活脱脱就成了一个生动的木墩儿,三腿散漫地盘着,可当凳子坐,也可以摆放花盆;一节平凡松木,截断掏空,草草几刀,就做成了笔筒,那树皮下被虫子噬过而留下的漂亮花纹还活生生地保留着;在山上看到了一截树杈,捡回来又锯又砍地变成了衣物钩,研磨后,如鹿角……最近他又扛回来别人丢弃的一段树枝,他指着那树干上大大小小的树疙瘩说:“多漂亮的花椒木!”他要把那疙瘩雕刻成一朵朵木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