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郭敬明之一(8)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2002年8月中旬,郭敬明收到了上海大学的录取通知。他可以如释重负了。8月底,他才想起4个月前写的那部小说《幻城》来,于是他便翻出手稿打印,然后E-mail给了《萌芽》杂志,没几天,杂志社的编辑通知郭敬明,告知该小说拟在2002年10期推出。所有的结果都令郭敬明出乎预料。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幻城》在10期《萌芽》上被安排在头条;《幻城》面世没几天,《萌芽》杂志和他就接到不少读者打来的热线和信函,网站上关于他和热论《幻城》的贴子更是铺天盖地。11月上旬,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时祥选专程从沈阳赶赴上海大学,希望郭敬明与他们合作,由郭敬明将《幻城》短篇改为长篇,创作期限为1个月,对此,郭敬明没有拒绝,他认为这其实是对他能力和势力的一种最好检验。
由于白天学习时间紧,他只好挤晚上的时间,在长篇《幻城》创作的日子里,郭敬明常常熬夜到天亮,他说他不敢马虎,面对读者的眼睛,在这一个月,郭敬明瘦了将近5斤。 不负众望,2003年1月长篇《幻城》一面世,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就挤入文艺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三名,短短几个月便发行到50万册,有的读者买不到该书,竟然借来手抄,对作品扩后的内容反应更是好评如潮,一青年读者:“四维(郭敬明)的文字是绝美空灵的,有漂亮幽然的琥珀色,他的笔法是行云流水,有镜花水月的美丽画,他的文章是清丽飘渺的,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有的读者还建议将《幻城》续写、拍成电视剧、出版漫画本等等。与此同时,在文学前辈和不少专家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zg作协副主席叶辛:“《幻城》是一种全新文字样式,值得肯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幻城》用的是一种高贵、郑重的腔调,绝无半点油腔滑调。”“能写出这篇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一个岁数不大的人儿。”“读到《幻城》,终于有了一种安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幻城》不失为一部天才之作。”面对众多读者和文学前辈的真情赞许和厚望,郭敬明更是感动万分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