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照亮的道路(3)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从12岁到18岁,刘思宇跑遍了西双版纳,撰写了《西双版纳环境保护报告》。他拿着这份报告找政府,可政府的人连门都不让他进。不让进,刘思宇就靠着玻璃门站着,一连五天,政府的人终于让他进去了,也看了报告,并接受了其中的某些建议,开始着手环保的工作。
刘思宇说:“我促成一些改变,而不是仅仅等待改变。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你的中国就怎样,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
2006年,刘思宇参加完中考,开始利用假期在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进行环境保护与“禁毒防艾”宣传,给孩子们赠送衣服和书籍,在村寨宣传推广节能灯的使用。那时,刘思宇的父母一个月总共能挣800元钱,而他每月的花销就要400元左右,但他真正花在自己身上的却不到100元,每天只吃玉米和包子,剩下的钱都悄悄用来做公益了。
由于经常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并多次获奖,那时候的刘思宇已经有了一些稿酬和奖金,但他舍不得给自己花,而是用来买节能灯送给村民。到了冬天,他还穿着一双凉鞋,也没有棉衣。同学们问他:“你不冷吗?”刘思宇装作不冷的样子说:“我已经习惯啦!”一天,他实在冻得受不了,向老师请了假,飞快地跑出去买了一件薄毛衣,没等走出店门,便撕掉了标签,在店员诧异的目光里,把毛衣套在身上。
刘思宇说:“我促成一些改变,而不是仅仅等待改变。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你的中国就怎样,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
2006年,刘思宇参加完中考,开始利用假期在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进行环境保护与“禁毒防艾”宣传,给孩子们赠送衣服和书籍,在村寨宣传推广节能灯的使用。那时,刘思宇的父母一个月总共能挣800元钱,而他每月的花销就要400元左右,但他真正花在自己身上的却不到100元,每天只吃玉米和包子,剩下的钱都悄悄用来做公益了。
由于经常参加各种作文竞赛并多次获奖,那时候的刘思宇已经有了一些稿酬和奖金,但他舍不得给自己花,而是用来买节能灯送给村民。到了冬天,他还穿着一双凉鞋,也没有棉衣。同学们问他:“你不冷吗?”刘思宇装作不冷的样子说:“我已经习惯啦!”一天,他实在冻得受不了,向老师请了假,飞快地跑出去买了一件薄毛衣,没等走出店门,便撕掉了标签,在店员诧异的目光里,把毛衣套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