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秋野黄昏(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稍大一些的时候,周末,我们都得上山辛劳地飞刀砍柴。日头将落时,我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徐徐的凉风吹在身上,拂去了一天的劳累,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这时才有时间顾及那些躲藏在灌木丛中的诱人的野果子。在深幽的青山中藏着的熟透的野苹果、饭米子、毛栗子等野果会易如反掌地被我们采摘到,于是大口朵颐的饱食一顿,尔后,将荷包装得鼓鼓囊囊的,才披着夕阳挑着一担沉甸甸的柴火,走向家中。迎着桔黄色的夕阳,肩头上虽然沉重,心情却很爽快。走在原野上,望着天空,觉得那天与人的距离分外的近,近得似乎一伸手就能够着瓦蓝瓦蓝的天和天空中的云彩,特别是那给人以亢奋激情的火烧云,凝神久视,就会浮想联翩,心神飞翔。当它们渐渐染黄、暗淡、消失在眼前后,思想的翅膀也随着彩云一样消失,倏忽而来的是茫茫夜色的寂静填满了心空。
记得孩提时代,有一段岁月盼望秋日黄昏到来的心情十分的强烈。那是农村提倡点灯灭蛾的年代。秋日青青一片的稻田里,禾苗长到浓绿得化不开的时候,虫子就见势飞来祸害。那时的农药用量不多,不知是谁首创了点灯灭蛾的办法,很快在农村推广开来。这本是大人们的事,但最上心的却是我们孩子。夕阳西下,天空很快拉上黑色的帷幕,孩子们自告奋勇地提着马灯同大们一道走向绿色的田野,将一盏盏马灯放在早已架设好的高出禾苗尺许的盛满半盆水的盆子之中。在水上滴上几滴煤油,让它化开,我们就在一旁等着看虫蛾飞来,自取灭亡。虫蛾看见灯光,翩翩而至,绕着红光欢心地飞舞着,但只几个旋转,一不小心就落进入水中,翅膀被油粘住,很快折翅殒命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只见每个盆子都飘浮一层死去的蛾子,白拂拂的一片看得身上起鸡皮疙瘩。点灯诱蛾的劳动确是在我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记忆。几十亩成百亩的青翠禾田连在一起,晚上点上无数盏灯,就像绿色天幕上闪现的明星,慰为壮观,静美如画,在那个缺少美丽画册的年代,这就是自然奉献给我们富有动感的最美的一帧画,看得我们久久的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