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呼唤(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苏轼盛赞韩文化:“匹夫而为万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不错,韩愈确实崛起于匹夫;但他毕竟成了大文豪,成了一代文宗,而且官至吏部侍郎。因而名垂万世也不足为奇吧。而雷锋呢,生命之促如惊鸿一瞥,身份乏贱如芥豆之微。一无戎马开疆之功,二无经国定鼎之才,三无中外斡旋之能。何以让开国元首为之题词,何以矗立起如此凌云之丰碑,让人膜拜不迭,讴赞不休?
答曰:矗起丰碑者乃不沽名、不渔利、无私无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雷锋精神是也。
雷锋的事迹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毋庸赘述。比起古来英雄豪杰的惊天动地之举来。雷锋的事迹似乎只是满地鸡毛。可是,正是这满地鸡毛却编织出了人生的璀璨,编织出了心灵的芙蓉,编织出了某些自我标榜“法天地正气,成古今完人”者望尘莫及的大写“人”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儒家树织:“仁者爱仁。”佛家宣号:“普度众生。”自古以来,圣人立言,神道设教,莫不为矫正人心、扳正人性而殚精竭虑。可是人心与人性恰似荒芜的田畴,嘉禾难育,稗草易生。帝王将相,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名曰解救苍生,实为争抢富贵。官吏们勾心斗角,堂上高悬明镜,私下贪赃枉法,江洋大盗及市井恶霸地痞则杀人越货,鱼肉乡里。就连布衣蔬食的平民也想着不捞个鱼儿也要捞个虾儿。这些人往往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建功立业成仁取义等漂亮的外衣织成潘多拉魔盒,盒子里却装满了男盗女娼、磨牙吮血、丧尽天良的种种罪孽。这些人看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觉得如天方夜潭一样荒诞,如《镜花缘》里的君子国那样滑稽。由此可见,雷锋精神就像高原之氧一样,多么稀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