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青青陌上桑(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后来,我上小学了,在桑葚成熟的时节,我们学了《挑担茶叶上北京》:“桑木扁担轻又轻,我挑担茶叶出山村,乡亲们送我十里坡,都说我是幸福人……”在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眼里,北京太遥远了,也想不明白伟大领袖的意义,却对桑树有了别样的感情。那时候,农村是家家有扁担的,我不知道我家的扁担是用什么做的,但我知道了木杈是用桑枝做的。打麦场的时候,我用脚踩着木杈,让小伙伴推着转圈儿玩儿,不小心弄断了家中的木杈,我害怕得不敢回家。母亲找到我后,并没有对我过分地呵斥。父亲来到园子里的桑树下,眯缝着眼睛打量了半天,爬到树上用柴刀砍下了一条有桠杈的桑枝。父亲把桑枝在火上烤过,褪去树皮,接着趁热在碾盘上将桑枝的桠杈拗直,我家又有了新的木杈。听母亲说,家家户户叉麦秸、翻麦秸的木杈都是桑杈。

青青陌上桑


读了矛盾的《春蚕》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桑树的主要用途是养蚕。我们家乡是不养蚕的,可桑树也到处可见,大概是因为桑树有很多用途吧?孩子们喜欢酸甜可口的桑葚;桑叶除了养蚕还可以入药;桑树的皮也可以入药,还可做为天然的染料……桑树与人类应该有着亘古的情结,宿命的缘分吧?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在家的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桑梓”便成了故乡。青青陌上桑,竹篱茅舍人家望着蜂蝶飞过桑树,说着牛郎织女或者罗敷,我则是那个穿梭在田间陌上的布衣女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