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的记忆(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师傅们很少说话,他们的进退,快慢,完成等等,都通过版筑语言传达,所以本来单调钝重的“啪啪”之声,就变得张弛有致、抑扬顿挫。随着土墙的升高,从下往上看,他们的背景是蓝天,脚下是土墙,随着举筑的起落,两人的进退,简直就像蓝天下的一场舞蹈,尽管这种进退有些机械,这种声音有些呆板。筑到高处,土墙也开始轻轻摇晃,仿佛为他俩助兴起舞。
虽是土墙,其实冬暖夏凉。冬天冻僵了手脚,踏进家门立马变得暖和;夏天热得浑身湿透,走进屋内会迅速收住汗水。土屋内有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呵斥;土屋内有童年的欢笑,少年的烦恼;土屋内有邻居的欢聚,亲友的交流。父亲懂点钳工和医理,常备着药箱仪器和修理工具,乡亲们搽点药水包下烂脚量量血压,或锡补搪瓷碗盆修理电筒喷雾之类,父亲总是来者不拒分文不取,因此土屋常常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乡亲们也投桃报李,有的捧来瓜果,有的拎来蔬菜,以表达他们淳朴的谢意。
第二年春天,两只燕子也来串门,展开它们剪刀似的双翼,往来穿梭在我家的屋檐。噢,原来它们是来安家落户,衔着一粒粒春泥,正在搁栅下筑巢,最后筑成了一个半边碗似的燕窝。虽然粗陋得疙疙瘩瘩,却神奇地挂在楼板下面。又不知过了多少天,发现燕窝开始热闹起来,抬头一看,一只大燕正衔着一条小虫飞回巢中,三只还没有长毛的小燕立起身子张开黄喙的小嘴,叽叽喳喳地叫着,迎接着父母衔来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