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短文

通往岁月深处的歌(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奶奶唱《苏武牧羊》肯定有所寄托。爷爷死得早,她33岁上守寡,领着最大12岁最小4岁的四个孩子谋生,身上的担子实在太沉太重了。那会儿,生产队挣工分儿,奶奶常常要像男劳力一般干重体力活,才勉强换得一些口粮供儿女吃个半饱。

通往岁月深处的歌


苦命人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或许,是那歌里流淌的“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的忍苦受难的情调感染了她。就像寒冬腊月火盆里的炭,不仅可以暖暖手,还可以暖暖心。
记得我上幼儿园,那会儿叫育红班,也学了这首歌。歌词有点区别,“苦忍十九年”而不是“青草十九年”。但现在一想,还是奶奶那个口头记忆的唱词美,青草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岁月轮转,物换星移,唯有英雄的志气不倒,心意犹存。“天道谁无烦恼,风来浪也白头”,唱歌的人是在歌声中穿越历史的苦难记忆,体味人生多艰难的忧患沧桑。
不知为什么,听奶奶哼着《苏武牧羊》,有时候精神溜号,总会让我想起电影《苦菜花》中的主题曲《苦菜花开香又香》同样在童年记忆的心湖里投下的鹅卵石般的颤音。那么执拗倔强的歌声,仿佛是从大地植物根茎的脉搏里裸露出来的。还依稀记得,影片中德强的妈妈冯大娘在地里拾柴,挖野菜,小女儿挖了一棵苦菜花。她对女儿说,花太小,不能戴。女儿说,我要拿回家去。她告诉女儿,没露水没太阳,长不大。女儿坚持,她答应了。乌云,雷声,冯大娘说,看,要变天了,赶快回去!这时画外唱起了“苦菜花开满地黄”哀怨的女声独唱,表达了艰难时世里人的不屈不挠的韧性呐喊与反抗命运的苍凉心态。等到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这个革命者的母亲把自己的孩子一个一个都送到了血与火洗礼的战场,那么赤诚、无私而忘我,显然是受到一种精神境界的濡染、熏陶和感召。当年,我们将其称之为阶级觉悟。这未免有点过于意识形态化了。而那首歌的魅力却穿越了年代的尘埃和刻板教化的概念化窠臼,通向人们颤动而温暖的心灵深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