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悟道(2)
2022-03-10 来源:文库网
有没有佛,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有没有佛。
如果追求一种不现实的超脱,就像一个人为情所惑,为生活所困,于是就不顾自己的责任,出家修行,随佛所去,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佛的,过去还有人说你尘缘未了,而真正成佛的人就在你的身边,就是在寻佛的你我之中和从未要来寻佛的中间.因为他们觉悟,所以他们自在。
佛无所求,所以往往却占据最好的空间,你看世界各地最好的山水之地是谁占着?佛占着,礼佛的人占着,而他们无所求,倒是有所求的人给贪求香火钱的人送去了更多的贪欲。
而有所求的人战战兢兢的礼佛,却失去的自己.给自己心灵添了无数道枷锁.本来是求其安静,却在患得患失中失去了平衡。《中庸》上说:“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当我们处于平易而无危险的境地,就应该素位而行以等待天命,不欺凌弱小,不攀附权贵,不怨天,不尤人,这应该就是君子修身正己的德行。君子与小人两种不同心态的比较,更可见君子胸中风光霁月、洒落晶莹,全然没有半点私累。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原本不仅有迫切求进、积极用世的一面,还有顺时知命、宠辱不惊的一面,作为君子处世之道两者相为表里自然能得以长久。只可惜众多儒家读书人一旦任事总要过多关注前者而遗落后者,只知进是儒者勇气,不知适时的退更是儒者智慧,一旦受挫便掉头往道、释二家寻求解脱,久而久之,世人眼里洒脱与旷达似乎只有借助于佛老思想才能实现,且几乎一律等同于放任自然、忘怀世事了,这实在是有失偏颇。所以,佛不是迷信,是一种觉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求佛首先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