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一个样(2)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大师智慧活学活用
南怀瑾常说,功成则身退。他这一生,每次均在仕途最高峰时选择了退隐。
二十岁的时候,他在川、滇边境任大、小凉山垦殖公司经理,并组织自卫团,担任总指挥。他一个人独自去说服当地拥有三千多人的土匪,收编为他的地方团队,使队伍人数达三万多人。在完成自卫队的建立后,他认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于是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卫士离开了总指挥的位子,去成都中央军校担任教职。
他在成都中央军官学校,担任政治指导员,同时教授政治学,并在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就在中央军校任教期间,他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在破坏教育,而不是在建设教育,而且人人都想做领袖。所以他在中央军校任教两年后就辞去教职,随袁焕仙先生在成都成立维摩精舍并成为其开山首座弟子。
南怀瑾先生一生中的这两次退隐,如果换成普通人,恐怕很难做到。他们会这样想:我风华正茂,底下又有那么多的人手,权力也有那么大,我当然不能隐退了。再说了,土匪队伍是我收编的,我不去做司令,谁有资格去做呢?另外,如果我想走,想退隐,旁边的人一定说,他们还需要我的领导。他们这么说也对,这里少了我怎么能行?这是多少人退不了、也隐不成的原因。南怀瑾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说退就退,说隐就隐,不留恋功名与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