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 文章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我其实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上世纪90年代末,初中毕业考了师范,完成三年中师教育后,继续读了两年大专。在读大专期间自学完了本科的课程,拿到了本科学历,这就是我所有的学习经历,顺风顺水,简简单单,丝毫没有体会过读书的压力。在青春和年少的日子,我过得轻松而快乐,每每回想起自己在师范里读书的日子,还很是怀念,总有一种春天般的感觉流淌在我的
躯体和血液中。
中师的文化课和高中基本一致,但因为没有考大学的压力,我们自由自在。当时我们都是初中生中的佼佼者考入的,记得入学不久我就出了一件糗事。军训刚刚结束,班主任到寝室巡查,顺便找到那位考入分数最高的学生谈谈,刚问是哪位分考的最高,我就自报家门了,当时中考6门课总分是660分,我考了602分,我以为非自己莫属了。谁知班主任说他找的人应该是615分,我当时脸“刷”地一下红了,只怪自己没有自知之明。
我们同学大都来自农村,淳朴、善良,相处也很容易,全校的环境比我们班级的环境要复杂的多,90年代末,21世纪初,已经是一个高速发展,物质丰富的时代了。学校里还有音乐班、艺术班,以女生为主打,大多来自城市,衣着打扮相对入时,优越感不言而喻。还有高中毕业考入的初等教育大专班,他们成熟稳重,经历过高考的磨砺,显得久经风霜,作为大学,这里实在是过于寒碜,在他们的脸上似乎都有相同表情:不满、傲慢。我们是普师班,我们这群人外貌、穿着、吃喝都是最普通、最土气的。但我们的内心却是最热情的,大家都怀着一个简单的梦想,毕业以后当老师,并为之努力奋斗。那种精神状态在当时背景下,是极其可贵的,高校已经开始扩招,大学生迅速膨胀,中小学教师已经饱和,未来不可预知。教育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人才辈出的中专老校该何去何从?这比起我们个人来说,实在要沉重的多,艰难的多。茫然、浮躁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在所难免的,但能够感觉到的是老师对我们充满了信任和希望,这也给了我们支撑的力量和走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