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是生命的底色(3)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白石的画是淡的,清逸的几笔,神韵皆在其中。那虾是透明的,笔墨是简洁的,鲜活的生命,竟是那样栩栩如生。板桥的竹是墨色的,简静的几杆,稀疏的几片,让人感受到什么是风骨。不画水,则见水。不写风,则有风。自是淡中得了真味,画意在似与不似之间,虚与实,浓与淡,刚与柔,缓与急,所有的矛盾都在这里统一,融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禅,就是境界。王维的诗,柳宗元的小品,都是得了淡的神韵。摩诘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清泉石上流,明月来相照”,把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禅境,诠释得天衣无缝。柳子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得了禅的真趣,一片空无里,包容万象。其永州八记,自是清冷与淡里禅香流淌。
人生其实是一个把书读厚,又读薄的过程吧。从空无一物,读到诗书万卷;又从诗书万卷读到空无一物。从无都有,又从有到无,其实就是一个轮回。心如明镜,照见万物,本无增减。读过千卷万卷,过尽千帆万帆,经过千人万人,染了吗?没有,依然不垢不净。万物心中生,万事心中灭,生灭了没有?没有,依然是不生不灭。天上云来云往,路上人来人往,佛说一切皆虚幻,哪里有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