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把持住自己才是人生成败的关键(2)
2022-03-02 来源:文库网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提倡自律的同时,更多地是强调自制力的培养,一方面努力克服自己身上存在的人性中的一些弱点,另一方面尽力发扬自身的优势,学会把控自己,做到把持住自己,做一个既不负于人又不愧于己的,既有用又有趣的人。自制力对人生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人的自制力。从小处看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大处而言则关乎人生的得失成败。无怪乎亚里士多德说:“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中外历史上因为不能把控自己,轻则受挫,重则败事甚至丧命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和张飞之死就是一例。表面上看,关羽之死,死在一个“骄”字上,他看不起屡建功勋的老将黄忠,声称“不与老兵同列”,他瞧不起吴主孙权,对孙权为子求婚,不仅不允,而且还加以侮辱,竟然说:“吾虎女焉能配汝犬子!”他对同僚也是不屑一顾,嚷着要找糜芳、士林算帐。对东吴年轻将领陆逊也轻视有之,呼其“小儿”。上下左右全不如他,其视野狭窄,肚量极小,落得众叛亲离,身疲力竭,束手被擒,实之必然。张飞之死,更为典型,咋一看,其死在一个“躁”上。他性情急躁,稍不如意,就对部下出气。加之好酒,酒后更是肆无忌惮,动辄鞭打部下,迁怒于人,好逞威风,蛮不讲理。终于自食其果,死于末将范疆、张达之手。两人的能力不能说不强,智商甚高,情商却不敢恭维,人际能力差,难以自控。最后的结果,取咎于己。两人之死,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分析,其因如明代吕坤所言:“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自?”把持不住自己由着性子来才是他们自置于死地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