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网
首页 > 小知识

中秋节为什么要玩兔儿爷 竟然有这么深远的影响(2)

2023-12-29 来源:文库网
传说过去人间流行瘟疫,月宫里的玉兔体察民生疾苦,下凡给人看病,但它的模样把人们吓跑了。于是兔子就穿上人的衣服,变成人的样子给人看病。所以民间的泥塑玩具里,把兔儿爷的形象塑成头竖两只硕大的长耳朵,三瓣兔子嘴,其他地方与人没什么区别。
每到中秋,家家用瓜果菜豆供奉玉兔,酬谢它带给人间的福祉,并且称玉兔为“兔儿爷”、“兔奶奶”。中秋节祭兔儿爷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中秋节为什么要玩兔儿爷 竟然有这么深远的影响


上世纪50年代,兔儿爷也很常见,过中秋节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摆摊卖兔儿爷的人。当时家家户户过中秋节请兔儿爷是一个传统,就如同过年放炮一样。请回的兔儿爷要摆在显眼的桌上,求兔儿爷保佑全家平安健康。
其实把兔子和月亮联系在一起,二千多年前就有了。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上就在左上角绘有一弯新月,中间是只奔跑的玉兔。更早的《淮南子》一书中,把玉兔和蟾蜍并存于月中,作为阴阳的代表,提出了阴阳对立并存的哲学理念。
还有首儿歌提到兔儿爷:“紫不紫,大海茄,八月十五供兔儿爷。头落摆着毛豆角,后面月饼摆三碟……”这正是老北京人祭月场景的描述。其中的毛豆角正是兔子的所爱,体现了对它的特别关爱,也说明了兔儿爷在民间的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